内容提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委托投票征集制度概述 | 第11-20页 |
(一) 委托投票征集制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委托投票征集制的历史发展 | 第12-13页 |
(三) 委托投票征集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13-16页 |
1. 股东投票必要性的经济分析 | 第13-14页 |
2. 股东怠于投票的经济分析 | 第14-15页 |
3. 委托投票征集对实现投票权的经济意义 | 第15-16页 |
(四) 委托投票征集是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 | 第16-18页 |
1. 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 | 第16-17页 |
2. 股东与股东之间的冲突 | 第17-18页 |
3. 董事与董事之间的冲突 | 第18页 |
4. 外部市场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 第18页 |
(五) 委托投票征集的现存弊端 | 第18-20页 |
1. 成为管理层自我延续的工具 | 第19页 |
2. 导致不完全的信息披露 | 第19-20页 |
3. 干扰公司的正常经营 | 第20页 |
4. 导致对委托投票权的购买 | 第20页 |
二、委托投票征集相关法律问题的比较研究 | 第20-40页 |
(一) 美国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 | 第20-21页 |
(二) 对委托投票征集形式的严格要求 | 第21-23页 |
1. 对“征集”形式的宽泛界定 | 第21-22页 |
2. 美国法对委托投票征集形式要件的严格要求 | 第22页 |
3. 英美关于委托书记载内容的规定 | 第22-23页 |
(三) 对征集人资格的不同态度 | 第23-25页 |
1. 完全开放征集人的范围 | 第23页 |
2. 严格限制征集人的范围 | 第23-25页 |
(四) 对征集数量的限制 | 第25-26页 |
(五) 对授权时间的限制 | 第26页 |
(六) 对委托可撤销性的规定 | 第26-28页 |
1. 以可撤销作为原则 | 第26-27页 |
2. 涉及代理人利益时不可撤销的例外规定 | 第27-28页 |
(七) 关于委托投票征集费用的争议 | 第28-29页 |
(八) 有偿征集(Vote buying)合法性的原则和例外 | 第29-30页 |
(九) 对电子投票委托有效性的认可 | 第30页 |
(十) 美国委托投票征集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及相关救济 | 第30-39页 |
1. 联邦委托投票征集规则的两个基本假设 | 第31页 |
2. 信息披露的核心条款:Rule14a-3 | 第31-33页 |
3. 反欺诈条款:Rule14a-9 | 第33页 |
4. 对受到损害的股东的广泛救济 | 第33-39页 |
(十一) 小结 | 第39-40页 |
三、在我国构建委托投票征集制的现实基础和立法建议 | 第40-53页 |
(一) 目前委托投票征集制度的现状 | 第40-48页 |
1. 立法缺失的现状导致我国委托投票征集几乎“无法可依” | 第40-43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的自发性实践 | 第43-48页 |
(二) 对在我国建立委托投票征集制的立法建议 | 第48-53页 |
1.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我国建立委托投票征集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第48-49页 |
2. 从严从细立法的总体思路 | 第49-50页 |
3. 对立法方式和立法层次的选择 | 第50页 |
4. 构建我国委托投票征集的法律问题 | 第50-52页 |
5. 通过完善其它保护中小股东的制度支撑委托投票征集 | 第52-53页 |
四、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资料 | 第54-59页 |
一、著作类 | 第54-56页 |
二、论文类 | 第56-57页 |
三、案例列表 | 第57-58页 |
四、网络资源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