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立法的博弈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绪论第15-25页
 一、本文研究的缘起和背景第15-17页
 二、研究对象和主旨第17-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21页
 四、论文结构及示意图第21-24页
 五、博弈研究的意义第24-25页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发展趋势第25-56页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及其特征第25-36页
  一、金融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解析第25-27页
  二、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与特征第27-36页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和法律的影响第36-42页
  一、金融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第36-38页
  二、金融全球化对国际金融监管法律的影响第38-42页
 第三节 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42-56页
  一、当前国际金融监管立法概述第42-43页
  二、国际金融监管立法的发展趋势第43-56页
第二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金融创新理论与创新选择的博弈分析第56-75页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经济学理论第56-62页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与经典理论第56-60页
  二、金融创新的不同视角类别与功能性解析第60-62页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相互影响第62-68页
  一、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第62-66页
  二、金融监管对创新的阶段性影响第66-68页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博弈均衡与我国的监管立法设想第68-75页
  一、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博弈均衡分析第68-72页
  二、金融创新和监管的博弈均衡对我国监管立法的客观要求第72-75页
第三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分业经营和综合经营的博弈选择第75-91页
 第一节 金融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概说第75-77页
  一、分业与“混业”第75-76页
  二、“混业经营”应表达为“联合经营”或“综合经营”第76-77页
 第二节 发达国家金融分业与综合的立法演进第77-85页
  一、美国金融分业与综合立法的发展历程第78-82页
  二、日本金融分业与综合的立法演进第82-83页
  三、德国金融综合立法的选择与借鉴第83-85页
 第三节 国际金融综合经营的立法困境与博弈选择第85-91页
  一、金融分业与综合经营的法律困境第85-86页
  二、分业与综合——安全和效率间的博弈选择第86-88页
  三、中国金融走向“综合经营”的法律对策第88-91页
第四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功能性监管的模式选择第91-111页
 第一节 功能性金融监管理论溯源与独特优势第91-94页
  一、功能性监管的理论、前提假设与目标第92-93页
  二、功能性监管的独特优势第93-94页
 第二节 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的立法特点第94-98页
  一、统一型功能性监管第95-96页
  二、伞型功能性监管第96-98页
 第三节 美国和英国的功能性金融监管立法第98-106页
  一、美国——伞型功能性监管的运作第98-100页
  二、英国——FSA为主导的统一型功能性监管第100-106页
  三、统一型功能性监管与伞型功能性监管的比较第106页
 第四节 对我国实施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第106-111页
  一、架构协调机制——“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第107-108页
  二、“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强化功能性监管第108-109页
  三、“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功能性结构调整第109-111页
第五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跨国银行监管的博弈分析第111-126页
 第一节 博弈立法模型化研究的“事前有效”第111-112页
 第二节 跨国银行监管立法的理论皈依第112-117页
  一、跨国银行监管立法的国际法理基础第112-114页
  二、跨国银行监管的博弈原理第114-116页
  三、跨国银行监管的法理原则与博弈论的竞洽第116-117页
 第三节 跨国银行监管的立法环境与“公地悲剧”博弈第117-126页
  一、“公地悲剧”的博弈模型描述与分析第117-119页
  二、风险经营导致集体行动的嵌套式连锁反应及银行挤兑的博弈分析第119-121页
  三、跨国银行监管的帕累托最优与优化法律环境对金融恐慌的治理第121-126页
结语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9页
附:法的博弈分析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139-163页
后记第163-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市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电站直接空冷式翅片管换热和流动规律及空冷单元流场特性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