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6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天津市区域稳定性调查评价历史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区范围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区域构造环境与新构造运动 | 第16-31页 |
·区域构造环境 | 第16-26页 |
·区域大地构造分区 | 第16-17页 |
·区域新构造分区及活动特点 | 第17-19页 |
·区域活动构造带 | 第19-21页 |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描述 | 第21-24页 |
·活动断裂对地热异常的影响 | 第24-26页 |
·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 第26-29页 |
·构造应力场概述 | 第29-31页 |
3. 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 第31-34页 |
·华北断块的重力特征 | 第31-32页 |
·华北断块的地壳厚度特征 | 第32页 |
·华北断块的地磁特征 | 第32-34页 |
4. 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和地震活动对本区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39页 |
·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分析 | 第34-35页 |
·天津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概况 | 第35-39页 |
5.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 第39-46页 |
·浅部地层工程地质特性及软土引起的地面沉降 | 第39-42页 |
·地面稳定性 | 第42-46页 |
·地面沉降造成的形变 | 第42-44页 |
·砂土液化引起的地面形变 | 第44-46页 |
6.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及评价 | 第46-54页 |
·评价原则及方法 | 第46-47页 |
·工作区地壳稳定性待评区的划分 | 第47-49页 |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判模糊数学计算及稳定性分区 | 第49-54页 |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判的取值 | 第49-50页 |
·评价指标隶属函数指标的确定 | 第50页 |
·相对稳定性模糊评判计算 | 第50-51页 |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与评价 | 第51-54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建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