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部分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 第10-20页 |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概述 | 第10-13页 |
二、贸易不平衡之辩 | 第13-20页 |
(一) 顺差不平衡之辩证分析 | 第13-18页 |
1. 贸易顺差之利 | 第13-14页 |
2. 贸易顺差之弊 | 第14-18页 |
(1) 对外贸易摩擦激增 | 第14-15页 |
(2) 增加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5-17页 |
(3) 数量顺差而价值逆差,造成“进贡经济” | 第17-18页 |
(二) 逆差不平衡之辩证分析 | 第18-20页 |
1. 贸易逆差之弊 | 第18-19页 |
(1) 影响国家外汇储备和金融安全 | 第18-19页 |
(2) 加剧内国稀缺物资短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19页 |
2. 贸易逆差之辩证利益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我国对外贸易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 第20-37页 |
一、概述 | 第20-27页 |
(一) 外部原因 | 第20-23页 |
1. 不尽合理的当代国际经济秩序 | 第20-22页 |
(1) 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 | 第20-21页 |
(2) 比较优势格局出现的时间差 | 第21页 |
(3) 国际产业转移 | 第21-22页 |
2. 别国制度原因 | 第22-23页 |
(1) 以海外投资为主导的对外经济结构 | 第22-23页 |
(2) 以服务贸易为重心的对外贸易格局 | 第23页 |
(二) 我国自身的原因 | 第23-27页 |
1. 经济上的原因 | 第24-25页 |
(1) “河谷式”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 第24页 |
(2)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平衡发展 | 第24-25页 |
(3) 国内需求增长不足 | 第25页 |
2. 政策导向上的原因 | 第25-27页 |
3. 法律制度上的原因 | 第27页 |
二、法律制度原因分析 | 第27-37页 |
(一) 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二) 立法理念分析 | 第29页 |
(三) 具体制度安排分析 | 第29-37页 |
1. 货物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缺陷 | 第30-34页 |
(1) 进出口关税规则的区别 | 第30-31页 |
(2) “出口退税”的出口刺激作用 | 第31-32页 |
(3)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规则的区别 | 第32-33页 |
(4) 知识产权保护的进出口边境措施差异 | 第33-34页 |
(5) 其他方面的进出口规则区别 | 第34页 |
2. 服务贸易领域的制度缺陷 | 第34-37页 |
(1) 高度概括的原则性规定 | 第34-35页 |
(2) 授权过泛,阳氏了法的预见性 | 第35-36页 |
(3) 缺乏服务贸易专门立法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贸易平衡战略与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第37-41页 |
一、贸易平衡战略 | 第37-39页 |
(一) 贸易平衡战略的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二) 实宁于“贸易平衡战略”的意义 | 第38-39页 |
1. 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38页 |
2. 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 第38-39页 |
二、贸易平衡战略与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之变革 | 第41-55页 |
一、从立法理念的角度 | 第41-43页 |
(一) “贸易平衡,理念的确立 | 第41页 |
(二) 从“管理型”调整模式到“协调型”调整模式的转变 | 第41-43页 |
三、从具体制度安排的角度 | 第43-55页 |
(一) 构建进出口贸易平衡模式 | 第44-47页 |
1. 货物贸易领域 | 第44-45页 |
(1) 建立统一适用的税收制度 | 第44-45页 |
(2) 完善非关税措施的进出口平等对待 | 第45页 |
2. 技术贸易领域 | 第45-46页 |
(1) 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平衡 | 第45页 |
(2) 技术贸易的公平立法 | 第45-46页 |
3. 服务贸易领域 | 第46-47页 |
(1) 确立我国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 第46-47页 |
(2) 构建服务业的公平竞争秩序 | 第47页 |
(二) 法律条文的细化 | 第47-50页 |
1. 限制“授权条款”的滥化 | 第47页 |
2. 细化原则性条款 | 第47-48页 |
3. 专门立法的需要 | 第48-50页 |
(1) 服务贸易专门立法的定位 | 第48-49页 |
(2) 专门立法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第49-50页 |
(三) 贸易调控机制的完善 | 第50-55页 |
1. 贸易促进 | 第50-51页 |
(1) 外汇管制的松绑 | 第50页 |
(2)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月民务体系的建立 | 第50-51页 |
2. 贸易保护 | 第51-53页 |
(1) 贸易保护的法律支持 | 第51-53页 |
(2) 贸易救济的法律支持 | 第53页 |
3. 建立贸易失衡预警机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