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 | 第1-10页 |
| 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7页 |
| 1 霜冻的含义及其分类 | 第13页 |
| ·霜冻的含义 | 第13页 |
| ·霜冻的类型 | 第13页 |
| 2 霜冻对果树的影响 | 第13页 |
| 3 果树冻害的机理研究 | 第13-14页 |
| 4 果树抗寒性:器官组织结构与霜冻的关系 | 第14-15页 |
| 5 冰核细菌的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 ·我国冰核细菌的种类和分布 | 第15-16页 |
| ·冰核细菌结冰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 第16页 |
| ·冰核细菌与霜冻害的关系研究 | 第16-17页 |
| ·冰核细菌在细菌学上的分类地位 | 第17-18页 |
| ·冰核细菌的分子生物学 | 第18-20页 |
| ·冰核基因 | 第18-19页 |
| ·成冰核蛋白 | 第19-20页 |
| ·与成冰核作用有关的其它组份 | 第20页 |
| ·成冰核活性的细胞学定位 | 第20页 |
| ·冰核细菌的应用 | 第20-23页 |
| ·冰核细菌在防霜技术上的研究应用 | 第20-22页 |
| ·药剂防治 | 第20-21页 |
| ·微生物防霜技术 | 第21-22页 |
| ·冰核活性细菌与促冻杀虫 | 第22页 |
| ·冰核活性细菌与食品行业 | 第22-23页 |
| ·冰核活性细菌与喷雾制冰技术 | 第23页 |
| ·冰核活性细菌与报告基因 | 第23页 |
| ·冰核活性细菌的应用前景展望 | 第23页 |
| 6 果树霜冻害的防治 | 第23-27页 |
| ·常规防霜冻措施 | 第23-24页 |
| ·培育杭霜品种 | 第23-24页 |
|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推迟花期避霜法 | 第24页 |
| ·其他措施 | 第24页 |
| ·药剂和生防菌防御霜冻 | 第24-27页 |
| ·药剂防御霜冻 | 第24页 |
| ·生物方法防御霜冻 | 第24-27页 |
| (1) 拮抗菌防御霜冻 | 第25页 |
| (2) 噬菌体防御霜冻 | 第25页 |
| (3) 基因工程防御霜冻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福建省枇杷上冰核细菌种类及分布 | 第27-3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供试枇杷菌株及模式菌株 | 第28页 |
| ·培养基 | 第28-29页 |
|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 ·INA细菌的分离及冰核活性的测定 | 第29页 |
| ·冰核细菌的鉴定 | 第29页 |
| ·培养特征观察 | 第29页 |
| ·生理生化试验 | 第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 ·TNA细菌与非INA细菌培养性状的差异 | 第29-30页 |
| ·福建省枇杷INA细菌种类鉴定 | 第30-31页 |
| ·欧文氏菌属、种的鉴定 | 第31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讨论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INA细菌田间消长动态 | 第32-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 ·材料 | 第32-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 ·培养基成份 | 第33页 |
| ·冰核细菌的分离 | 第33页 |
| ·冰核活性的测定 | 第33页 |
| ·冰核率计算与冰核活性等级划分方法 | 第33-34页 |
| ·测试表面的制作方法 | 第34页 |
| ·INA细菌在枇杷园中的年消长动态 | 第34页 |
| ·INA细菌在枇杷不同部位的分布 | 第34页 |
| ·不同海拔高度枇杷幼果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 | 第34-35页 |
| ·福建省不同地区枇杷在不同发育期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 | 第3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INA细菌在枇杷园中的年消长动态 | 第35-37页 |
| ·INA细菌在枇杷不同部位的分布 | 第37-38页 |
| ·不同海拔高度枇杷幼果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 | 第38-39页 |
| ·福建不同地区枇杷在不同发育期中INA细菌的分布情况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INA细菌与枇杷霜冻的关系 | 第42-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材料 | 第42页 |
| ·人工模拟霜冻的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田间接种的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方法 | 第42-43页 |
| ·人工模拟霜冻的试验 | 第42-43页 |
| ·田间接种试验 | 第43页 |
| ·INA细菌4号和INA细菌15号菌液的培养方法 | 第43页 |
| ·冻害等级划分标准 | 第43页 |
| ·幼果冻害严重度计算公式 | 第43页 |
| ·数据分析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 | 第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 ·人工模拟霜冻的试验 | 第43-45页 |
| ·田间接种试验结果 | 第45页 |
| 3 讨论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