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C5石油树脂加氢反应的钯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0页 |
1. 前言 | 第15-16页 |
2. C5加氢石油树脂合成技术 | 第16-18页 |
·浆态加氢工艺 | 第16页 |
·喷淋式加氢工艺 | 第16-17页 |
·固定床加氢工艺 | 第17-18页 |
3. C5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 | 第18-21页 |
·催化剂类型 | 第19-21页 |
·镍系催化剂 | 第19页 |
·硫化镍-钨系和硫化镍-钼系催化剂 | 第19-20页 |
·钯系和钯-铂系催化剂 | 第20-21页 |
·催化剂中毒 | 第21页 |
4. 把负载型催化剂 | 第21-33页 |
·催化剂适合的加氢反应类型 | 第22-26页 |
·烯烃加氢 | 第22页 |
·炔烃加氢 | 第22-23页 |
·硝基和亚硝基加氢 | 第23页 |
·腈的加氢 | 第23页 |
·肟的加氢 | 第23-24页 |
·亚胺加氢 | 第24页 |
·羰基加氢 | 第24页 |
·还原胺化作用 | 第24页 |
·胺的还原烷基化 | 第24-25页 |
·氢解反应 | 第25页 |
·含硫化合物的加氢 | 第25-26页 |
·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 第26-32页 |
·载体 | 第26页 |
·助剂 | 第26-27页 |
·前驱体 | 第27-29页 |
·前驱体的选择 | 第27-28页 |
·前驱体的浓度 | 第28页 |
·前驱体pH值 | 第28-29页 |
·吸附 | 第29页 |
·焙烧 | 第29-30页 |
·还原 | 第30-32页 |
·Pd催化剂的寿命 | 第32-33页 |
5. 论文工作设想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 | 第40-72页 |
1 催化剂制备 | 第40-50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40-41页 |
·主要原料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实验原理 | 第41页 |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41-42页 |
·载体处理 | 第41页 |
·前躯体溶液(PdCl_2)的配制及Pd负载 | 第41-42页 |
·还原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沉淀剂的影响 | 第42-43页 |
·PH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催化剂焙烧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44-46页 |
·还原方式的影响 | 第46页 |
·还原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46-48页 |
·添加不同金属对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2. 催化剂评价 | 第50-62页 |
·评价方法及评价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0-57页 |
·评价方法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原料和试剂 | 第50-51页 |
·实验装置 | 第51页 |
·实验工艺 | 第51-52页 |
·分析方法 | 第52页 |
·评价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2-57页 |
·常压下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2-55页 |
·高压下工艺评价条件的确定 | 第55-57页 |
·催化剂的评价 | 第57-61页 |
·常压下评价 | 第57-60页 |
·催化剂模拟工业条件下活性考察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3. 催化剂表征 | 第62-71页 |
·仪器 | 第62-63页 |
·催化剂表面积、孔容与孔径测定仪 | 第62页 |
·SEM-EDS | 第62页 |
·X射线衍射仪 | 第62页 |
·ICP | 第62页 |
·NH_3-TPD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0页 |
·XRD | 第63-64页 |
·比表面、孔结构 | 第64-66页 |
·SEM | 第66-67页 |
·EDS | 第67-68页 |
·NH_3-TPD | 第68-70页 |
·活性金属Pd的定量分析 | 第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第三章 C5石油树脂加氢钯催化剂失活分析 | 第72-81页 |
1 仪器 | 第72-73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3-79页 |
·Pd元素含量分析 | 第73页 |
·XRD晶相分析 | 第73-75页 |
·比表面积、孔结构分析 | 第75页 |
·FT-IR | 第75-77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77-79页 |
3 小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论文发表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