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论文

政治·学派与学术--20世纪3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争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5页
 1、相关研究的回顾第9-12页
 2、选题的意义和理论方法第12-13页
 3、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一章 政治与学术: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的背景第15-23页
 1、马克思主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概述第15-17页
 2、苏联“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第17-21页
 3、中国“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的背景第21-23页
第二章 论争的兴起与发展第23-42页
 1、一个大胆的尝试—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23-26页
 2、王礼锡的《读书杂志》与论争的兴起第26-30页
 3、论争的深入第30-34页
 4、论争的特点和主要问题第34-42页
第三章 “动力派”第42-51页
 1、“动力派”的政治倾向与学术立场第42-44页
 2、主要人物及其观点第44-51页
第四章 “新生命派”第51-59页
 1、新生命派的政治倾向及学术立场第51-55页
 2、主要人物及其观点第55-59页
第五章 “读书杂志派”第59-65页
 1、读书杂志派的政治倾向与学术立场第59-60页
 2、主要观点第60-65页
第六章 “新思潮派”第65-81页
 1、新思潮派的政治倾向与学术立场第65-67页
 2、主要人物及其主要观点第67-81页
若干讨论第81-90页
 1、政治与学术第81-85页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第85-87页
 3、学派论争与学术发展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后记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归注射液对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增殖和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LINUX系统的税控收款机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