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人格阴影的研究--IAT在阴影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9-37页
 一、人格阴影的涵义第9-11页
 二、相关概念第11-30页
  (一) 阴影与原型、原型意象第11-14页
  (二) 个性阴影与集体阴影第14页
  (三) 阴影与人格面具第14-16页
  (四) 阴影的防卫第16-18页
  (五) 阴影的形成原因第18-22页
  (六) 发现阴影第22-28页
  (七) 阴影的消除第28-30页
 三、内隐联想测验简介第30-35页
  (一) 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第30-31页
  (二) 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及其基本过程第31-32页
  (三) 内隐联想测验的性能第32-34页
  (四) 内隐联想测验的应用第34-35页
 四、研究设想及其意义第35-37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37-48页
 一、问题提出第37-38页
 二、研究方法第38-42页
  (一) 被试选择第38页
  (二) 研究材料-内隐联想测验第38-40页
  (三) 实验程序第40-42页
  (四) 研究过程第42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一) 不同联结方式平均反应时对比第43-44页
  (二) IAT测量结果性别差异比较第44-45页
 四、讨论第45-46页
  (一) 相容联结与不相容联结反应时比较第45页
  (二) 词汇测验与图片测验结果比较第45-46页
 五、研究结论第46-48页
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纽约时报》头版特色研究
下一篇:香丹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血瘀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