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测量中时间同步技术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11-16页 |
| ·检测技术设备现状 | 第11-13页 |
| ·时间同步技术 | 第13-16页 |
| ·设备控制技术 | 第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 第18-32页 |
| ·硬件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 第18-25页 |
| ·同步时钟源 | 第18-19页 |
| ·GPS授时原理 | 第19-21页 |
| ·“北斗一号”授时原理 | 第21-23页 |
| ·GPS OEM板授时原理 | 第23-25页 |
| ·局域网时间同步技术研究 | 第25-30页 |
| ·时钟校正方案 | 第25页 |
| ·确定性同步算法 | 第25-26页 |
| ·概率同步算法CRI | 第26-28页 |
| ·统计同步算法PCS | 第28-30页 |
| ·几种同步方法的比较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时间同步精度测试 | 第32-43页 |
| ·两个关键问题 | 第32-35页 |
| ·时钟漂移率 | 第32-33页 |
| ·网络延迟 | 第33-35页 |
| ·利用 GPS OEM板实现授时及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 ·局域网时间同步的实现及精度分析 | 第37-41页 |
| ·Winsock编程技术 | 第37-38页 |
| ·利用 CRI算法实现同步及精度分析 | 第38-39页 |
| ·利用 PCS算法实现同步及精度分析 | 第39-41页 |
| ·同步方法间性能比对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时间同步技术在模拟测试中的应用 | 第43-57页 |
| ·任务介绍 | 第43-44页 |
| ·时间同步方案 | 第44页 |
| ·数据采集方案 | 第44-45页 |
| ·联机通信、数据采集的实现过程 | 第45-47页 |
| ·激光跟踪仪联机通信与数据采集 | 第45-46页 |
| ·XD1激光干涉仪联机通信与数据采集 | 第46-47页 |
| ·传感器时间响应特性 | 第47-50页 |
| ·跟踪仪时间响应特性 | 第47-49页 |
| ·干涉仪时间响应特性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页 |
| ·模拟测试及综合数据分析 | 第50-55页 |
| ·系统构成 | 第50-51页 |
| ·系统布局 | 第51页 |
| ·轨道平面度、直线度测量 | 第51-52页 |
| ·内插算法 | 第52-53页 |
| ·综合数据分析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附录 | 第61-63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