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概观 | 第13-30页 |
一、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内涵及分类 | 第13-18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内涵 | 第13-16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内容 | 第16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分类 | 第16-18页 |
二、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发展历程 | 第18-23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初步发展阶段 | 第19-20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重大挫折阶段 | 第20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繁荣发展阶段 | 第20-23页 |
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必要性及特点 | 第23-26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特点 | 第25-26页 |
四、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功能与意义 | 第26-30页 |
(一) 将抽象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类型的民事案件 | 第26-27页 |
(二) 填补民事法律漏洞 | 第27-28页 |
(三) 为完善民事立法提供资料和条件 | 第28-29页 |
(四) 保障社会在发展变化中不失法律正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价值取向 | 第30-71页 |
一、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价值取向概述 | 第30-40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价值体系及其核心价值 | 第30-32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辅助性价值 | 第32-37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自由、秩序、效益价值与正义价值的关系 | 第37-40页 |
二、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核心价值:正义 | 第40-60页 |
(一) 作为我国民事司法解释核心价值的正义 | 第40-44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正义的逻辑关系 | 第44-47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对正义的追求 | 第47-60页 |
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正义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60-71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正义的冲突 | 第60-67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正义价值的提升 | 第67-71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法律维度 | 第71-103页 |
一、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法律维度概述 | 第71-77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所关注运用的法律 | 第71-72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关注运用法律的意义 | 第72-77页 |
二、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对法律的关注与运用 | 第77-93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关注运用法律的情境 | 第77-83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关注运用的具体法律因素 | 第83-90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法律的冲突 | 第90-93页 |
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法律的逻辑关系 | 第93-103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法律的一般关系 | 第93-96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关注运用法律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 第96-99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关注运用法律所遵循的具体原则 | 第99-103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政策考量 | 第103-138页 |
一、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政策的关系概述 | 第103-117页 |
(一) 政策及其基本特征 | 第103-108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政策的逻辑关系 | 第108-117页 |
二、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对政策的关注与运用 | 第117-128页 |
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政策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128-138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政策冲突之表现 | 第128-132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政策冲突之解决 | 第132-138页 |
第五章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伦理取向 | 第138-162页 |
一、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伦理的关系概述 | 第139-145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关注运用伦理因素的缘由 | 第139-142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伦理的逻辑关系 | 第142-145页 |
二、我国民事司法解释对伦理的关注与运用 | 第145-156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职业道德 | 第146-151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家庭美德 | 第151-154页 |
(三)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社会公德 | 第154-156页 |
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伦理的冲突及其解决 | 第156-162页 |
(一)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伦理冲突之表现 | 第156-158页 |
(二)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与伦理冲突之解决 | 第158-162页 |
结论 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 | 第162-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76-177页 |
论文摘要 | 第177-182页 |
ABSTRACT | 第182-187页 |
后记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