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新型类黄酮杂环类衍生物的合成、反应及其性质研究

目录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62页
 §1.1 植物抗毒素(Phytoalexins)的研究进展第15-21页
     ·豆类植物抗毒素第15-16页
     ·茄科类植物抗毒素第16-19页
     ·禾本科类植物抗毒素第19页
     ·十字花科类植物抗毒素第19-20页
     ·其它植物抗毒素第20-21页
 §1.2 具有杀虫活性的类黄酮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1-31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第22-23页
     ·鱼藤酮类衍生物第23-26页
     ·香豆素类衍生物第26-29页
     ·苯并吡喃氮杂环类衍生物第29-30页
     ·色酮类衍生物第30-31页
 §1.3 苯并吡喃杂环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第31-41页
     ·3-氮杂环取代色酮衍生物的合成第31-36页
     ·苯并吡喃[4,3-c]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36-41页
 §1.4 论文设计思想和预期目标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62页
第二章 微波辅助下3-(4-氧代-噻唑-2-)-4H-苯并吡喃-4酮类衍生物的平行合成及其性质研究第62-106页
 §2.1 前言第62-63页
 §2.2 微波辅助下3-(4-氧代-噻唑-2-)-4H-苯并吡喃-4酮类衍生物的平行合成第63-81页
     ·实验部分第63-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81页
 §2.3 微波辅助下N-酰胺基-2-(4-氧代-色烯-3-基)噻唑-4-酮类衍生物的平行合成第81-100页
     ·实验部分第81-97页
     ·结果与讨论第97-100页
 §2.4 生物活性的测定第100-102页
     ·3-(4-氧代—噻唑-2-)-4H-苯并吡喃-4酮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第101页
     ·色酮芳酰腙类化合物的活性测试第101-102页
 §2.5 本章小结第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6页
第三章 苯并吡(呋)喃吡唑(哒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第106-216页
 §3.1 前言第106-107页
 §3.2 微波辅助下苯并吡喃[4,3-c]吡唑-3-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第107-131页
     ·实验部分第107-124页
     ·结果与讨论第124-131页
 §3.3 8-氯-3a-甲基-3a,4-二氢-苯并吡喃[4,3-c]吡唑-3(2H)-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第131-150页
     ·实验部分第131-146页
     ·、结果与讨论第146-150页
 §3.4 4a,5-二氢苯并吡喃[4,3-c]哒嗪-3-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第150-162页
     ·实验部分第150-158页
     ·结果与讨论第158-162页
 §3.5 3-芳基-1H-苯并呋喃[3,2-c]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第162-180页
     ·实验部分第162-174页
     ·结果与讨论第174-180页
 §3.6 呋喃[2,3-b]苯并吡喃[4,3-c]吡唑-3-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和晶体生长规律及其性质的研究第180-212页
     ·实验部分第180-196页
     ·结果与讨论第196-199页
     ·分子晶体生长规律第199-212页
 §3.7 本章小结第212-213页
 参考文献第213-216页
第四章 微波辐射条件下以黄烷酮为原料选择性合成黄酮和3-溴黄酮的新方法第216-232页
 §4.1 前言第216-217页
 §4.2 实验部分第217-223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17页
     ·实验操作步骤第217-218页
     ·黄酮类衍生物和3-溴黄酮类衍生物的结构表征第218-22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223-228页
     ·微波辅助下黄酮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23-225页
     ·微波辅助下3-溴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第225-228页
 §4.4 本章小结第228页
 参考文献第228-232页
第五章 微波辐射下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分子内Stetter反应第232-242页
 §5.1 前言第232-233页
 §5.2 实验部分第233-236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33页
     ·实验操作步骤第233-234页
     ·结构表征第234-236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236-240页
     ·微波辅助下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分子内Stetter反应条件的优化与选择第236-238页
     ·反应介质、加热方式以及取代基对分子内Stetter反应的影响第238-240页
 §5.3 本章小结第240页
 参考文献第240-242页
第六章 总结第242-246页
 §6.1 全文总结第242-244页
 §6.2 展望第244-246页
在校期间发表(待发表)的论文目录第246-247页
附录一:生物测试方法第247-251页
 1 杀菌活性测试的材料和方法第247-248页
   ·供试药的配制第247页
   ·供试病原菌第247页
   ·供试作物第247页
   ·试验方法(盆栽活体测定)第247-248页
   ·调查方法第248页
 2 除草活性的材料和方法第248-249页
   ·试验目的第248页
   ·测试药剂的配制第248页
   ·试材培养第248页
   ·试验方法第248-249页
 3 杀虫活性的测试方法第249-251页
   ·参照试剂第249页
   ·测试对象第249页
   ·药剂配制第249-250页
   ·试验方法第250页
   ·试验统计第250-251页
附录二:晶体结构数据第251-266页
 1、晶体Ⅰ-1h的晶体数据第251-252页
 2、晶体Ⅰ-2x的晶体数据第252-253页
 3、晶体3-11的晶体数据第253-254页
 4、晶体Ⅲ-1K的晶体数据第254-255页
 5、晶体Ⅳ-g的晶体数据第255-256页
 6、晶体Ⅴ-k的晶体数据第256-257页
 7、晶体3-30c的晶体数据第257-258页
 8、晶体Ⅵ-C的晶体数据第258-259页
 9、晶体Ⅵ-E的晶体数据第259-260页
 10、晶体Ⅵ-G的晶体数据第260-261页
 11、晶体Ⅵ-I的晶体数据第261-262页
 12、晶体Ⅵ-J的晶体数据第262-263页
 13、晶体Ⅵ-K的晶体数据第263-264页
 14、晶体Ⅵ-L的晶体数据第264-265页
 15、晶体5-2的晶体数据第265-266页
致谢第266页

论文共2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侧体三体船阻力计算及构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粒子群的图顶点着色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