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 ·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传统的大气数据传感系统 | 第19-26页 |
| ·大气数据系统简介 | 第19页 |
| ·空速管 | 第19-21页 |
| ·迎角传感器和侧滑角传感器 | 第21-24页 |
| ·大气数据计算机 | 第24-25页 |
| ·传统大气数据系统的不足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FADS 系统的技术及应用方案研究 | 第26-60页 |
| ·引言 | 第26-27页 |
| ·美国单级入轨空天飞机X-33 的FADS 系统 | 第27-35页 |
| ·概述 | 第27页 |
| ·测压孔位置布局 | 第27-29页 |
| ·空气动力学模型 | 第29页 |
| ·大气数据求解算法 | 第29-32页 |
| ·空气动力学模型的校正 | 第32-34页 |
| ·FADS 系统启动算法 | 第34-35页 |
| ·F-18 大攻角气动特性验证机(HARV)FADS 系统 | 第35-48页 |
| ·概述 | 第35-36页 |
| ·HI-FADS 系统硬件结构 | 第36-39页 |
| ·HI-FADS 系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 第39-40页 |
| ·HI-FADS 系统的修正 | 第40-41页 |
| ·HI-FADS 系统的校正结果 | 第41-43页 |
| ·HI-FADS 系统算法 | 第43-48页 |
| ·高超声速无人机 X-43a FADS 系统 | 第48-53页 |
| ·概述 | 第48页 |
| ·测压孔位置布局 | 第48-49页 |
| ·压力传感器及其在机体上的气动布局 | 第49-50页 |
| ·大气数据求解算法 | 第50-53页 |
| ·日本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件(HYFLEX)FADS 系统 | 第53-59页 |
| ·HADS 测压孔位置布局 | 第53-54页 |
| ·HADS 系统空气动力学模型 | 第54-55页 |
| ·大气数据求解算法 | 第55-57页 |
| ·飞行试验结果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四章 飞翼布局飞行器FADS 系统应用研究 | 第60-80页 |
| ·引言 | 第60-61页 |
| ·飞翼布局飞行平台FADS 系统测压孔位置布局 | 第61-63页 |
| ·机头表面的测压孔布局 | 第61-62页 |
| ·机翼前缘的测压孔分布 | 第62-63页 |
| ·飞翼布局FADS 系统空气动力学建模 | 第63-70页 |
| ·压力分布模型 | 第63-65页 |
| ·完整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 第65-66页 |
| ·其它建模方法 | 第66-70页 |
| ·大气数据的求解算法 | 第70-75页 |
| ·三点法和最小二乘法 | 第70-73页 |
| ·故障检测算法 | 第73-74页 |
| ·冗余管理策略 | 第74-75页 |
| ·校正算法 | 第75-80页 |
| ·传统校正算法及其不足 | 第75-76页 |
| ·基于BP 网络的校正算法 | 第76-77页 |
| ·FADS 系统的BP 网络校正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77-80页 |
| 第五章 FADS 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相结合 | 第80-87页 |
| ·引言 | 第80页 |
| ·惯导系统简介 | 第80-81页 |
| ·由惯导系统估计迎角、侧滑角的方法简介 | 第81-82页 |
| ·FADS 系统与INS 组合提高飞行器机动性能的方法 | 第82-84页 |
| ·仿真分析 | 第84-87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7-89页 |
| ·课题研究中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第87页 |
| ·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87-88页 |
| ·进一步的设想与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