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组播密钥协商方案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安全组播技术综述 | 第11-17页 |
·组播的基本原理及模型 | 第11-15页 |
·组播的安全需求 | 第15-17页 |
·已有的组播密钥管理方案 | 第17-20页 |
·公钥密码体制 | 第20-22页 |
·基于证书的密码体制 | 第21页 |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 第21页 |
·无证书的密码体制 | 第21-2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基于门限秘密共享的安全组播密钥协商 | 第23-28页 |
·方案概述 | 第23-24页 |
·预备知识 | 第24页 |
·方案描述 | 第24-26页 |
·变量标记说明及系统初始化过程 | 第24页 |
·组播成员注册及组会话密钥协商过程 | 第24-26页 |
·组会话密钥更新过程 | 第2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26-27页 |
·计算与通信代价分析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效的动态安全组播密钥协商方案 | 第28-34页 |
·方案概述 | 第28页 |
·预备知识 | 第28页 |
·方案描述 | 第28-31页 |
·变量标记说明及系统初始化过程 | 第28-29页 |
·组播成员注册及子组密钥协商过程 | 第29-30页 |
·组播通信过程 | 第30页 |
·新成员加入过程 | 第30-31页 |
·组成员退出过程 | 第31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计算与通信代价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身份的安全组播密钥协商 | 第34-43页 |
·方案概述 | 第34页 |
·预备知识 | 第34-35页 |
·方案描述 | 第35-39页 |
·变量标记说明及系统初始化 | 第35页 |
·组播成员注册及子组密钥协商过程 | 第35-37页 |
·组播通信过程 | 第37-38页 |
·新成员加入过程 | 第38-39页 |
·组成员退出过程 | 第39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9-41页 |
·计算与通信代价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基于公钥广播加密的安全组播方案 | 第43-50页 |
·方案概述 | 第43页 |
·预备知识 | 第43-45页 |
·双线性映射 | 第43页 |
·公钥广播加密 | 第43-44页 |
·攻击模型 | 第44页 |
·计算复杂性假设 | 第44-45页 |
·方案描述 | 第45-48页 |
·Boneh PKBE方案 | 第45-46页 |
·改进后的PKBE方案 | 第46-47页 |
·基于PKBE的安全组播通信过程 | 第47-48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8-49页 |
·计算与通信代价分析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基于SCF及PKBE的安全组播方案 | 第50-59页 |
·方案概述 | 第50页 |
·预备知识 | 第50-52页 |
·Subset-Cover Framework | 第50-51页 |
·基于身份的安全组播模型 | 第51页 |
·攻击模型 | 第51-52页 |
·计算复杂性假设 | 第52页 |
·方案描述 | 第52-56页 |
·安全组播通信过程 | 第52-53页 |
·组成员退出过程 | 第53-55页 |
·新成员加入过程 | 第55-5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6-57页 |
·计算与通信代价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一 项目背景 | 第65页 |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