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三种草原不同退化阶段植物能量功能群动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前言 | 第7-12页 |
·植物功能群研究概述 | 第7-10页 |
·植物功能群的概念 | 第7页 |
·植物功能群分类标准 | 第7-9页 |
·植物功能群的应用 | 第9-10页 |
·植物热值的研究概况、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2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试验地区域概况 | 第12-14页 |
·草甸草原样地概况 | 第12-13页 |
·典型草原样地概况 | 第13页 |
·荒漠草原样地概况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样地设置 | 第14页 |
·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数据处理 | 第1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5-38页 |
·草地生态系统植物能量功能群的划分 | 第15-25页 |
·草地植物热值 | 第15-20页 |
·不同放牧梯度植物热值的变异 | 第20-22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的划分 | 第22-25页 |
·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植物能量功能群动态 | 第25-36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组成 | 第25-27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盖度 | 第27-28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密度 | 第28-29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平均高度 | 第29-30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生物量 | 第30-32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生物量百分比组成 | 第32-33页 |
·植物能量功能群优势度 | 第33-35页 |
·植物功能群间的生物量补偿作用 | 第35-36页 |
·草地退化演替过程中群落能量动态 | 第36-38页 |
·群落平均热值 | 第36页 |
·群落能量现存量 | 第36-37页 |
·群落能量与植物能量功能群之间的关系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5 结论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