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绪论 | 第13-3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3-22页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22-28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背景、研究思路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2页 |
第一章 浙东文化与浙东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 | 第32-76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32-36页 |
第二节 浙东民性的“山岳气” | 第36-41页 |
第三节 文化蒙蔽与民众启蒙 | 第41-49页 |
第四节 理性务实的生存态度与坚忍不拔的生命意志 | 第49-61页 |
第五节 沉重的责任意识与坚定的道德持守 | 第61-76页 |
第二章 湘楚文化与湖南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 | 第76-12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76-80页 |
第二节 神性氤氲的生命形态 | 第80-92页 |
第三节 生命的恬然与激荡 | 第92-110页 |
第四节 崇情尚性的浪漫情怀 | 第110-117页 |
第五节 个体生命意识的遮蔽与张扬——湖南作家与政治的“离”与“合” | 第117-125页 |
第三章 巴蜀文化与四川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 | 第125-169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25-127页 |
第二节 生命的挥霍与张扬 | 第127-148页 |
第三节 道德负轻的巴蜀女性的世俗情怀——以李劼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分析对象 | 第148-156页 |
第四节 “洄水沱”式的人生 | 第156-162页 |
第五节 茶馆·鸦片:两个关乎生命的意象 | 第162-169页 |
第四章 关东文化与东北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 | 第169-211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169-172页 |
第二节 生命形态的多元开掘与呈现 | 第172-190页 |
第三节 故园情怀与土地情结 | 第190-199页 |
第四节 生存的寓言·人的物化·自然的灵化 | 第199-206页 |
第五节 “胡子”精神的时代变奏 | 第206-211页 |
结语 | 第211-216页 |
注释 | 第216-23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30-238页 |
致谢 | 第238-2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