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竞技体育及竞技体育道德 | 第9-13页 |
(一) 竞技体育及竞技体育道德的含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竞技体育道德研究的状况 | 第10-12页 |
(三) 现代竞技体育道德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现代竞技体育中的道德问题 | 第13-22页 |
(一) 由主体道德素质缺憾所带来的问题 | 第13-15页 |
1、体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 第13-14页 |
2、观众、球迷或体育消费者的道德问题 | 第14-15页 |
(二) 由社会政治、文化冲突及科技所引发的问题 | 第15-18页 |
1、竞技体育国际化与爱国主义和政治干预引发的道德问题 | 第15-16页 |
2、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体育道德问题 | 第16-17页 |
3、高科技带来的体育道德问题 | 第17-18页 |
(三) 与竞技体育方式相联系的问题 | 第18-22页 |
1、违反规定,使用兴奋剂等违禁药物 | 第18-19页 |
2、为达目的,有意制造假象 | 第19-21页 |
3、为发泄情绪,致使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 第21-22页 |
三、现代竞技体育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 第22-32页 |
(一) 非理性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沙文主义 | 第22-25页 |
(二) 片面的对于经济效益的追逐 | 第25-27页 |
(三) 体育立法的不完善性和滞后性 | 第27-28页 |
(四) 转型时期社会道德的失范 | 第28-30页 |
(五)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 第30-31页 |
(六) 现代体育科技“双刃剑”的负面影响 | 第31-32页 |
四、对策研究 | 第32-42页 |
(一) 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转变我国政府体育管理职能 | 第32-35页 |
1、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2、转变我国政府体育管理职能 | 第33-35页 |
(1) 精简机构,适应市场化形势 | 第33页 |
(2) 从直接参与体育发展向为体育发展提供服务转变 | 第33-34页 |
(3) 将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化 | 第34页 |
(4) 从体育资源配置职责向管理体育发展秩序职责转变 | 第34页 |
(5) 大力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体育经纪人制度 | 第34-35页 |
(二) 加强中西体育道德思想的融合,增进不同文化的沟通 | 第35-36页 |
(三) 加强体育法制建设,以法规范竞技体育环境 | 第36-37页 |
(四) 建立合理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加强竞技体育国际监督机制 | 第37-39页 |
(五) 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提高运动队伍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 第39-42页 |
1、要加强对运动员的道德教育 | 第40页 |
2、要加强裁判员和教练员的道德教育 | 第40页 |
3、要加强体育观众的道德建设 | 第40页 |
4、要加强体育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建设 | 第40-42页 |
五、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