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 第12-27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及内涵 | 第12-15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 第12-14页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 第14-15页 |
·效率公平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 第15-21页 |
·现实的困惑 | 第16-17页 |
·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7-21页 |
·坚持公平效率的动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 第21-27页 |
·坚持公平效率动态平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 第21-22页 |
·坚持公平效率动态平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 第22-25页 |
·坚持公平效率动态平衡是整合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和谐社会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第27-43页 |
·公平与效率内涵的时代特征 | 第27-32页 |
·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 | 第27-31页 |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 | 第31-32页 |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结构性分析 | 第32-38页 |
·各层级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第33-35页 |
·和谐社会下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 第35-36页 |
·用公平与效率的结构性关系解决“公效之争” | 第36-38页 |
·坚持公平效率的动态平衡 | 第38-43页 |
·平衡的原则 | 第38-40页 |
·平衡的切入点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实现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的途径 | 第43-53页 |
·提高认识树立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 | 第43-45页 |
·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论应关注稀少性的概念 | 第43-44页 |
·作为发展标准的社会价值的变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中心 | 第44页 |
·经济发展从属于社会目标应该被广泛接受 | 第44-45页 |
·提高素质创造公平效率动态平衡的人文环境 | 第45-46页 |
·强化意识观念,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意识 | 第45-46页 |
·注重道德精神,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理念 | 第46页 |
·健全制度确立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的实现机制 | 第46-53页 |
·事前限制,使每个人的平等权得到有效保障 | 第47-50页 |
·事后补偿,矫正初次分配中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 第50-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