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农业观光旅游产生的原因 | 第9页 |
·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进程 | 第9-10页 |
·人口的急剧膨胀给资源的巨大压力要求循环经济的引入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在农业观光旅游中应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农业区位论 | 第16-17页 |
·旅游经济学理论 | 第1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农业观光旅游理论 | 第18-24页 |
·农业观光旅游的定义 | 第18-20页 |
·农业观光旅游的特征 | 第20页 |
·农业观光旅游的功能 | 第20-21页 |
·农业观光旅游的类型 | 第21-24页 |
·循环经济学理论 | 第24-27页 |
·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 第24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24-25页 |
·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过程中与循环经济相背离的问题分析 | 第27-33页 |
·农业观光旅游与循环经济相背离的问题 | 第27-30页 |
·农业观光旅游的三大效益体现不充分 | 第27-28页 |
·农业观光旅游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 第28-30页 |
·农业观光旅游与循环经济相背离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农村普遍缺乏环保意识 | 第30页 |
·旅游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 第30页 |
·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和保障体系 | 第30-31页 |
·发展循环经济是农业观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31-33页 |
·推行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是深化农业观光旅游内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 | 第31-32页 |
·推行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是增强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 第32页 |
·推行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是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观光旅游的实践模式 | 第33-39页 |
·企业层面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的小循环模式 | 第33-35页 |
·清洁生产 | 第33-35页 |
·绿色消费 | 第35页 |
·区域层面农业观光旅游的中循环模式 | 第35-38页 |
·时空复合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模式 | 第35-36页 |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模式 | 第36页 |
·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型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模式 | 第36-37页 |
·综合开发利用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模式 | 第37-38页 |
·社会层面农业观光旅游的大循环模式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推动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和保障体系 | 第39-44页 |
·对策措施 | 第39-41页 |
·保障体系 | 第41-44页 |
·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 | 第41页 |
·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体系 | 第41-42页 |
·建立有效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 第42页 |
·建立健全循环型农业观光旅游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2页 |
·建立循环农业观光旅游激励体系 | 第42-4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