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信息系统中信息实现过程分析及建模--基于释义学和渠道理论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9页
第1章 绪论第19-44页
   ·研究背景第19-20页
     ·信息系统学科的特征身份的思考第19-20页
     ·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生产率悖论问题第20页
   ·研究现状第20-27页
     ·信息系统学科中的各流派第21-23页
     ·信息理论中的各流派第23-25页
     ·信息哲学中的各流派第25-27页
     ·小结第27页
   ·问题提出及研究目标第27-39页
     ·信息、数据、意义三者关系分析第28-31页
     ·信息本质处理方法分析第31-38页
     ·理解和处理信息本质的新视角第38-39页
     ·研究目标第39页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9-41页
     ·研究内容第39-41页
     ·创新点第41页
   ·论文结构第41-44页
第2章 基于释义学的信息实现过程分析第44-67页
   ·引言第44-45页
   ·释义学相关理论第45-48页
     ·作为方法论的释义学思想第45-46页
     ·具有认识论意义的释义学思想第46-47页
     ·作为本体论的释义学思想第47-48页
     ·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相结合的释义学思想第48页
   ·释义学理论的选择第48-54页
     ·信息系统基本活动分析第49-50页
     ·信息实现过程基本特征分析第50-53页
     ·释义学理论选择过程第53-54页
   ·信息实现过程分析第54-64页
     ·信息实现机理的一般过程分析第54-55页
     ·信息实现一般过程各元素分析第55-62页
     ·信息实现一般过程中各元素的交互分析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3章 信息意义及其表示研究第67-90页
   ·引言第67-68页
   ·信息意义形态分析第68-76页
     ·精通信息知识工作者的存在结构第68-71页
     ·精通信息知识工作者的本质特征第71-74页
     ·精通信息的知识工作者的半结构化模型第74-75页
     ·信息意义的形态第75-76页
   ·基于 Galois格的信息意义表示第76-83页
     ·信息意义的相关定义第76-79页
     ·信息意义的表示步骤第79页
     ·实例分析第79-83页
   ·基于形式化场景的信息意义表示第83-87页
     ·信息意义的相关定义第83-85页
     ·信息意义的表示步骤第85页
     ·实例分析第85-87页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4章 信息意义连接形态分析第90-115页
   ·引言第90-92页
   ·信息意义连接形态的分类及基本分析第92-97页
     ·基于数据的信息意义的勾连形态分类第92页
     ·完全匹配形态的基本分析第92-93页
     ·第一类部分匹配形态的基本分析第93-95页
     ·第二类部分匹配形态的基本分析第95-96页
     ·不完全匹配形态的基本分析第96-97页
   ·基于 Dretske语义信息理论的信息意义四形态分析第97-102页
     ·完全匹配形态的分析第99-100页
     ·第一类部分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0-101页
     ·第二类部分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1-102页
     ·不完全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2页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信息意义四形态的分析第102-107页
     ·完全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3-104页
     ·第一类部分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4-105页
     ·第二类部分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5-106页
     ·不完全匹配形态的分析第106-107页
   ·实例分析第107-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5章 信息动态实现一般过程形式化建模第115-136页
   ·引言第115-116页
   ·基于数据特点的多层信息意义分析第116-121页
     ·信息系统领域的各种数据观点分析第116-118页
     ·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特点第118-119页
     ·多层信息意义嵌套形态分析第119-121页
   ·基于符号学的信息实现过程分析第121-125页
     ·信息意义的基本结构分析第122-123页
     ·信息意义的系统结构分析第123-125页
   ·基于信息渠道理论信息实现过程的分析第125-134页
     ·信息意义的表示第126-127页
     ·信息意义的四类形态分析第127-129页
     ·信息意义多重性形式化表示第129-132页
     ·多层信息意义形式化分析第132-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6章 信息实现机理的应用研究第136-161页
   ·引言第136-137页
   ·信息实现机理与本体研究的关系第137-140页
     ·信息系统领域本体研究的重要性第137-138页
     ·知识工程中本体研究现状第138-139页
     ·“本体”与释义学的关系第139页
     ·本体工程的释义学基础第139-140页
   ·主体间组合信息内容多对一解释过程第140-144页
     ·问题提出第140-141页
     ·主体间交流的形式化框架第141-143页
     ·主体间组合信息内容多对一解释过程建模步骤第143-144页
   ·实例分析第144-159页
     ·分类的定义第145-149页
     ·信息渠道的定义第149-152页
     ·信息渠道规范实例集的确定第152-153页
     ·本体层分类的确定第153-158页
     ·多层信息意义的复合表示第158-159页
   ·本章小结第159-161页
第7章 结论及展望第161-164页
   ·主要工作总结第161-163页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90页
附录A 基本术语第190-1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1-193页
致谢第193页

论文共1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市场泛地区化趋势下中职学校发展的战略抉择--以亳州G中职学校为例
下一篇:基于IEEE 802.11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协议建模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