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张量成像在儿童双相障碍中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临床病例的收集 | 第15-16页 |
·主要处理软件和耗材 | 第16页 |
·主要仪器 | 第16-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图像采集 | 第17页 |
·图像后处理和数据分析 | 第17-20页 |
·弥散张量成像图像后处理 | 第17-18页 |
·纤维束的选择和数据分析 | 第18-2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1-26页 |
·临床资料数据 | 第21页 |
·弥散张量成像的数据 | 第21-2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6-33页 |
·方法与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儿重双相障碍患者及志愿者筛选 | 第26-27页 |
·弥散张量图像的后处理 | 第27页 |
·儿童双相患者受影响的大脑白质纤维束 | 第27-30页 |
·放射冠前区 | 第27-29页 |
·下纵束 | 第29页 |
·上纵束 | 第29-30页 |
·扣带束、内囊后肢 | 第30页 |
·弥散张量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运用的基本原理简介 | 第30-31页 |
·弥散张量成像在双相障碍中的参数分析 | 第31-3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