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米芾所处时代背景 | 第8-12页 |
| (一) 唐宋社会转型 | 第8-9页 |
| (二) 唐宋文化转型 | 第9-10页 |
| (三) 宋代文人画的源流及状况 | 第10-12页 |
| 二、米芾作画的时间 | 第12-17页 |
| (一) 米芾作人物画的时间 | 第12-14页 |
| (二) 米芾作山水树石的时间 | 第14-17页 |
| 三、从“米氏云山”来看米芾“非师而能”的实质 | 第17-27页 |
| (一) “米氏云山”的特点 | 第17-18页 |
| (二) “米氏云山”形成的原因 | 第18-20页 |
| (三) 米芾的师法 | 第20-24页 |
| (四) 米芾“非师而能”的实质 | 第24-27页 |
| 四、米芾对文人画的影响 | 第27-33页 |
| (一) 从笔墨技巧上分析 | 第27-29页 |
| (二) 文人画的“墨戏”态度 | 第29-30页 |
| (三) “米氏云山”的继承与发展 | 第30-33页 |
| 五、从《画史》若干问题看来米芾绘画审美的真实目的 | 第33-37页 |
| 总论 | 第37-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