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脸识别的三维人脸模型重建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 ·研究背景和项目支持 | 第11页 |
| ·人脸建模研究概述 | 第11-16页 |
| ·三维人脸模型重建方法 | 第16-24页 |
| ·国内外相关院所 | 第24-26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论文结构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生物特征检测 | 第28-54页 |
| ·为什么生物特征检测 | 第28页 |
| ·特征点分类,常用方法 | 第28-30页 |
| ·虹膜中心精确定位 | 第30-39页 |
| ·嘴唇检测 | 第39-45页 |
| ·ASM 模板检测 | 第45-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三章 三维人脸模型重建 | 第54-71页 |
| ·扫描模型 | 第54-56页 |
| ·弹性变换---TPS 算法 | 第56-61页 |
| ·形状重建 | 第61-66页 |
| ·纹理影射 | 第66-67页 |
| ·实验结果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四章 重建模型的应用 | 第71-81页 |
| ·用于三维人脸识别 | 第71-73页 |
| ·用于医学用途 | 第73-74页 |
| ·用于三维人脸动画 | 第74-76页 |
| ·用于计算机视觉 | 第76-77页 |
| ·应用程序及DEMO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8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