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2-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一) 生平简介 | 第11-12页 |
(二) 宪政活动家—杨度 | 第12-15页 |
一、杨度的君主立宪思想 | 第15-25页 |
(一) 杨度论“民主立宪与君主立宪之不同” | 第15-18页 |
(二) 杨度的君主立宪而非民主立宪思想 | 第18-22页 |
(三) 杨度的“君宪救国论” | 第22-25页 |
二、杨度主张开设国会的思想 | 第25-34页 |
(一) 杨度是中国开设国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和实际推动者 | 第25-26页 |
(二) 开设国会与改造责任政府 | 第26-27页 |
(三) 议会的性质、地位、职权与作用 | 第27-29页 |
(四) 开设国会与救国、强国 | 第29页 |
(五) 中国议会设立的具体方法 | 第29-30页 |
(六) 反对“人民程度不足不能开国会”的错误主张 | 第30-33页 |
(七) 开国会与立宪的关系 | 第33-34页 |
三、杨度的其他法律思想 | 第34-43页 |
(一) 杨度的民族统一论 | 第34-38页 |
(二) 杨度有关组织政党的思想 | 第38-39页 |
(三) 杨度的刑事法律思想 | 第39-40页 |
(四) 杨度主张实行和平式和渐进型宪政 | 第40-41页 |
(五) 杨度的预备立宪思想 | 第41-43页 |
四、杨度法律思想评析 | 第43-49页 |
(一) 杨度君主立宪论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43-46页 |
(二) 杨度“国家主义为核心”法律观念的进步性 | 第46-47页 |
(三) 杨度其他法律思想的进步性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