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一) 社区学院 | 第12页 |
(二) 社区 | 第12-14页 |
(三) 社区建设 | 第14-16页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 | 第16-20页 |
(一) 国内学者关于社区学院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二) 国内学者关于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研究 | 第17-18页 |
(三) 美国学者关于社区学院及社区学院参与社区建设的研究 | 第18-20页 |
四、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1页 |
五、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21-2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一章 社区学院参与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与客观背景分析 | 第23-35页 |
一、美国社区学院未来委员会的报告:《建设社区──对一个世纪的展望》 | 第23-26页 |
(一) 报告为何以“建设社区”为题 | 第23-24页 |
(二) 建设社区的核心目的 | 第24页 |
(三) 建设社区的途径 | 第24-26页 |
二、学院外部的思想基础与客观背景 | 第26-29页 |
(一) 民众与学校互动的传统 | 第26-28页 |
(二) 高教系统职能分工 | 第28-29页 |
(三) 政府及民众的期望 | 第29页 |
三、学院内部的的思想基础与客观背景 | 第29-35页 |
(一) 社区学院参与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 第29-32页 |
(二) 社区学院参与社区建设的可能性 | 第32-35页 |
第二章 社区学院的学院社区建设 | 第35-55页 |
一、社区学院的学生 | 第35-38页 |
二、满足学生学术和职业技能发展需求的服务 | 第38-45页 |
(一) 转学教育 | 第38-40页 |
(二) 职业教育 | 第40-41页 |
(三) 补习教育 | 第41-45页 |
三、社区学院为学生获得成功提供的支持性服务 | 第45-50页 |
(一) 常规的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s) | 第45-48页 |
(二) 针对留学生的服务 | 第48-50页 |
四、促进学生成功的互动、互助的学院社区氛围的营造──学者的调查与研究 | 第50-53页 |
(一) 关于学院社区环境的研究 | 第50-51页 |
(二) 社区学院的师生关系和学生间关系──以巴尔的摩城市社区学院(BCCC)为例的研究 | 第51-53页 |
五、社区学院的学院社区建设评析 | 第53-55页 |
(一) 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 | 第53页 |
(二) 促进了学院内各部门以及教师之间的联系 | 第53-54页 |
(三) 促进了学校与社会其他单元的合作 | 第54页 |
(四) 促进整个社区乃至社会的民主和公平意识 | 第54-55页 |
第三章 社区学院的院外社区建设 | 第55-76页 |
一、服务于当地居民的社区教育 | 第55-66页 |
(一) 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功能的产生 | 第55-56页 |
(二) 社区教育的形式 | 第56页 |
(三) 社区教育的内容 | 第56-58页 |
(四) 社区学院的社区教育实践情况 | 第58-66页 |
二、社区学院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 第66-69页 |
(一) 合同培训 | 第66-67页 |
(二) 小企业孵化和帮助 | 第67-68页 |
(三) 参与地方经济规划 | 第68-69页 |
三、社区学院服务于社区及国家的安全需要 | 第69-74页 |
(一) 整合已有与安全防卫相关的课程,开设新课程 | 第69-70页 |
(二) 与外界广泛建立合作关系 | 第70-71页 |
(三) 与政府签订协议,培训安全防卫人员 | 第71-73页 |
(四) 直接参与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 第73-74页 |
四、社区学院的院外社区建设评析 | 第74-76页 |
(一) 促进社区居民的个人发展 | 第74页 |
(二) 促进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 第74-75页 |
(三) 促进学院与社区其它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 第75页 |
(四) 促进社区精神的形成与巩固 | 第75-76页 |
第四章 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成效和趋势 | 第76-88页 |
一、学生学业成败的评价标准及其与社区学院的关系分析 | 第76-80页 |
(一) 关于毕业率的评价标准 | 第76-77页 |
(二) 关于多元的评价标准 | 第77-78页 |
(三) 社区学院学生辍学的原因 | 第78-80页 |
二、社区学院通过向学生、社区提供的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第80-84页 |
(一) 社区学院对学生个人的影响 | 第80-82页 |
(二) 社区学院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第82-84页 |
三、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问题和趋势 | 第84-88页 |
(一) 问题 | 第84页 |
(二) 趋势 | 第84-88页 |
第五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经验及其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 第88-94页 |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经验分析 | 第88-89页 |
(一) 社区学院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88页 |
(二) 进行学院社区的建设是社区学院参与社区建设的主战场 | 第88-89页 |
(三) 社区学院的学院社区建设以学生为核心,注重营造服务、互动、互助的氛围,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取得成功 | 第89页 |
(四) 社区学院参与院外社区建设具有广阔的空间 | 第89页 |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 第89-94页 |
(一) 中国高职院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 第89-90页 |
(二) 中国高职院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90-91页 |
(三) 推进中国高职院校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9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后记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