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 ·微流体单相流动与传热 | 第16-18页 |
| ·微流体汽液两相流动与传热 | 第18-26页 |
| ·小结 | 第2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32页 |
| 第二章 实验系统 | 第32-41页 |
| ·硅基微通道实验段 | 第32-34页 |
| ·实验段结构 | 第32页 |
| ·实验段加工工艺 | 第32-34页 |
| ·微流体光学平台 | 第34-38页 |
| ·组成及主要参数 | 第34页 |
| ·主要功能及优点 | 第34-36页 |
| ·红外热像仪的标定 | 第36-37页 |
| ·可视化区域 | 第37-38页 |
| ·微流体实验系统 | 第38-39页 |
| ·不确定度分析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微尺度单相液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 | 第41-61页 |
| ·常规尺度通道内发展中层流换热的理论 | 第41-42页 |
| ·常规结构硅基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 | 第42-49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2-43页 |
|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第43-45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 ·新型结构硅基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 | 第49-50页 |
| ·热边界层再发展概念 | 第49-5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页 |
| ·两种结构硅基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比较 | 第50-59页 |
| ·主要的对比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 ·壁面温度及局部努塞尔数 | 第53页 |
| ·传热强化 | 第53-56页 |
| ·压差减小 | 第56-57页 |
| ·优化设计与应用展望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微时间尺度汽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 | 第61-84页 |
| ·引言 | 第61-62页 |
| ·实验系统与实验步骤 | 第62-63页 |
| ·数据处理 | 第63-66页 |
| ·工质的选择及其物性 | 第63页 |
| ·热流密度 | 第63-65页 |
| ·液相雷诺数 | 第65页 |
| ·二维传热系数 | 第65-6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6-81页 |
| ·采用空气-水两相流对光学系统的标定 | 第66页 |
| ·在中等蒸汽出口干度下的瞬变流型及沸腾现象 | 第66-79页 |
| ·在高蒸汽出口干度下的瞬变流型及沸腾现象 | 第79页 |
| ·沸腾起始点 | 第79-81页 |
| ·小结 | 第81-84页 |
| 第五章 基于瞬变流型的微尺度沸腾传热统一规律的研究 | 第84-108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实验系统及数据处理 | 第85-90页 |
| ·基于瞬变流型的传热分析 | 第90-95页 |
| ·瞬变流型的描述 | 第90-93页 |
| ·基于瞬变流型的传热机制 | 第93页 |
| ·沸腾数对微尺度沸腾传热的影响 | 第93-95页 |
| ·微尺度沸腾传热的实验测量 | 第95-103页 |
| ·实验工况及转换边界 | 第95-96页 |
| ·壁面温度场及传热系数的二维分布 | 第96-99页 |
| ·传热系数测量 | 第99-103页 |
| ·与其它研究的比较与讨论 | 第103-105页 |
| ·小结 | 第105-108页 |
| 第六章 核态沸腾传热及壁面温度场均匀性的研究 | 第108-125页 |
| ·引言 | 第108-109页 |
| ·实验系统与数据处理 | 第109-11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2页 |
| ·不同沸腾传热机制下壁面温度分布的比较 | 第111页 |
| ·核态沸腾传热机制下壁面温度分布 | 第111-113页 |
| ·与现有的传热实验关联式的比较 | 第113-122页 |
| ·应用展望 | 第122-123页 |
| ·小结 | 第123-125页 |
| 第七章 强制对流沸腾传热的研究 | 第125-135页 |
| ·引言 | 第125-126页 |
| ·实验系统与数据处理 | 第1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3页 |
| ·沸腾传热系数 | 第126-127页 |
| ·与常规通道的实验关联式的比较 | 第127-131页 |
| ·与细通道的实验关联式的比较 | 第131页 |
| ·新的实验关联式 | 第131-133页 |
| ·小结 | 第133-135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35-137页 |
| 致谢 | 第137-13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第138-139页 |
| 一、论文 | 第138-139页 |
| 二、专利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