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助学贷款业务风险分析及其管理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6-9页
 一、本文研究背景第6-8页
 二、本文研究方法第8页
 三、本文主要贡献第8-9页
第一章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现状第9-13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表现及成因第13-20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表现第13-16页
  一、业务初期(1999-2004.8)的风险表现第13-14页
  二、执行新制度后(2004-至今)的风险表现第14-16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成因分析第16-20页
  一、参与方的认识分歧第16页
  二、非对称信息与信用失范第16-18页
  三、社会保障机制和援助机制的不完善第18页
  四、助学贷款制度本身操作性问题第18页
  五、商业银行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第18-20页
第三章 国外助学贷款业务运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0-26页
 第一节 国外助学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第20-24页
  一、美国贷学金模式第20-23页
  二、日本贷学金模式第23-24页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第24-26页
  一、政府的介入程度和角色定位第24页
  二、适当扩大助学贷款对象的可控范围第24页
  三、建立对失信者配套的惩治措施第24-25页
  四、多样的还款方式和豁免安排第25-26页
第四章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及化解银行风险第26-37页
 第一节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第26-28页
  一、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第26-27页
  二、完善风险补偿金机制第27-28页
 第二节 推出更加灵活的助学贷款产品第28-35页
  一、就业企业提供担保第28-29页
  二、整合高等教育产品要素第29-30页
  三、教育保险计划第30页
  四、与银行卡业务合作第30-31页
  五、建立专门基金第31-35页
 第三节 加强学生还款约束机制第35-37页
  一、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和个人信息共享系统第35-36页
  二、加强队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第36页
  三、建立个人失信惩罚机制第36页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36-37页
结束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中文详细摘要第40-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预氧丝取向结构及理论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虚拟企业模式的我国运输代理业合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