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1 导论 | 第15-24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8-20页 |
·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 | 第18-19页 |
·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范围 | 第20页 |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研究创新 | 第22-23页 |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23-24页 |
2 现代企业理论对理财目标的影响 | 第24-33页 |
·理财目标及其确认原则 | 第24-25页 |
·股东至上理论 | 第25-27页 |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回顾 | 第25-26页 |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在理财目标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7-3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回顾 | 第27-3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 第30-31页 |
·主要公司治理原则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 第31-33页 |
3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与主流理财目标的比较 | 第33-48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与两种主流观点的比较 | 第33-38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理论综述 | 第33-34页 |
·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的比较 | 第34-36页 |
·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探讨 | 第36-38页 |
·股东至上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总体差异 | 第38-42页 |
·企业的目标 | 第38-39页 |
·企业的本质 | 第39-40页 |
·两种理论的根本分歧点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 | 第42-48页 |
·我国企业理财目标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探讨 | 第42-43页 |
·我国的理财环境分析 | 第43-45页 |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 第45-48页 |
4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 第48-55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理财目标体系 | 第48-51页 |
·利益相关者的层次 | 第48-49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体系 | 第49-51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评价体系 | 第51-53页 |
·第一层次: 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目标实施情况的度量 | 第51-52页 |
·第二层次: 对经营者和员工利益目标实施情况的度量 | 第52-53页 |
·第三层次: 对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利益目标实施情况的度量 | 第53页 |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评价体系的缺陷 | 第53-55页 |
5 结束语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实践与实例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页 |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