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 第8-9页 |
·城市交通问题带来的经济问题日益突现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 | 第16-29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16-17页 |
·城市规划三角模型与可持续发展 | 第17-18页 |
·交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第18-20页 |
·交通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 第20-23页 |
·减少出行需求 | 第20页 |
·减少出行对小汽车的依赖 | 第20-22页 |
·倡导公共交通和步行等混合交通模式 | 第22-23页 |
·紧凑型城市发展理论 | 第23-26页 |
·理论提出 | 第23页 |
·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理论的相关研究与探讨 | 第24-25页 |
·关于理论的争论 | 第25-26页 |
·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与探讨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中心组团外部特征分析 | 第29-39页 |
·广州市概况 | 第29-31页 |
·地理状况 | 第29-30页 |
·城市特点 | 第3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0-31页 |
·中心组团外部特征分析 | 第31-39页 |
·人口总体特征 | 第31-33页 |
·土地利用特征 | 第33-35页 |
·综合交通设施特征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中心组团居民内部特征分析 | 第39-47页 |
·2005年广州市居民出行调查简介 | 第39-41页 |
·调查时间 | 第39-40页 |
·调查队伍 | 第40页 |
·调查对象 | 第40页 |
·调查方式 | 第40页 |
·调查内容 | 第40页 |
·数据整理 | 第40-41页 |
·调查数据概况 | 第41页 |
·年龄构成 | 第41-43页 |
·收入构成 | 第43-44页 |
·职业构成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中心组团居民出行特征总体分析 | 第47-58页 |
·出行方式 | 第47-51页 |
·各种出行方式构成分析 | 第48-50页 |
·绿色交通指数分析 | 第50-51页 |
·出行强度 | 第51-53页 |
·出行目的 | 第53-54页 |
·出行距离 | 第54-57页 |
·平均出行距离 | 第54-56页 |
·各出行距离分布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中心组团居民出行特征交叉分析 | 第58-68页 |
·交叉分析统计学原理 | 第58-60页 |
·出行方式——出行目的 | 第60-62页 |
·出行方式——出行距离 | 第62-65页 |
·出行方式——平均出行距离 | 第63-64页 |
·出行方式——出行总里程 | 第64-65页 |
·出行目的—出行距离 | 第65-67页 |
·出行目的——平均出行距离 | 第65-66页 |
·出行目的——出行总里程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中心组团居民出行特征分析之结论与建议 | 第68-77页 |
·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分析结果 | 第68-71页 |
·居民出行建议 | 第71-72页 |
·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建议 | 第72-75页 |
·出行总量估算与预测 | 第72-74页 |
·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建议 | 第74-75页 |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一 SQL查询程序举例 | 第80-82页 |
附录二 2005年广州市居民出行调查问卷表 | 第82-84页 |
附录三 2005居民出行调查信息系统数据库表界面(A表) | 第84页 |
附录四 2005居民出行调查信息系统数据库表界面(B表)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