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罚金刑的历史由来及适用基础 | 第10-15页 |
一 罚金刑适用的客观基础 | 第10-12页 |
(一) 西方国家罚金刑广泛适用的客观基础 | 第10-12页 |
1.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西方国家罚金刑广泛适用的根本原因 | 第10页 |
2. 犯罪现象的变化是西方国家罚金刑广泛适用的直接原因 | 第10-12页 |
(二) 我国罚金刑应广泛适用的客观基础 | 第12页 |
二、罚金刑适用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一) 西方国家重视罚金刑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 社会思潮的变化是影响罚金刑演进的根源性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 刑法理论的变化是影响罚金刑演进的直接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3. 刑法谦抑原则为刑罚的轻缓化和罚金刑的扩大适用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 第13-14页 |
(二) 对罚金刑广泛适用的理论基础的评价 | 第14页 |
三、罚金刑广泛适用的制度优势 | 第14-15页 |
第二部分 罚金刑的立法强化与完善(一)——罚金刑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适用范围及方式 | 第15-25页 |
一、罚金刑应当上升为主刑 | 第16-17页 |
二、罚金刑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方式 | 第17-25页 |
(一) 我国立法对罚金刑适用范围和方式规定的缺陷及国外立法在这方面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 罚金刑适用范围的立法强化与完善 | 第18-22页 |
1. 依罪质划定罚金刑适用范围 | 第18-21页 |
2. 依罪行轻重划定罚金刑适用范围 | 第21页 |
3. 不能适用罚金刑的犯罪 | 第21-22页 |
(三) 罚金刑适用方式的立法强化与完善 | 第22-25页 |
1. 选科罚金制 | 第23-24页 |
2. 以必并制为主的并科罚金制 | 第24-25页 |
第三部分 罚金刑的立法强化与完善(二)——罚金数额的确定 | 第25-32页 |
一、罚金数额确定方式的整体规划 | 第25-27页 |
二、每种方式内部具体的数额配置 | 第27-30页 |
(一) 比例罚金制中数额的配置 | 第27-28页 |
(二) 日额罚金制中数额的配置 | 第28-30页 |
1. 关于日数的确定 | 第28-29页 |
2. 关于日额金的确定 | 第29-30页 |
三、建立真正的罚金减免制 | 第30-32页 |
第四部分 罚金刑的立法强化与完善(三)——构建完善的罚金刑执行体系 | 第32-41页 |
一、罚金刑执行难产生的原因 | 第32-33页 |
二、引入罚金的易科执行制度 | 第33-36页 |
三、建立科学的罚金刑执行方式 | 第36-37页 |
四、构建完善的罚金刑运行机制 | 第37-39页 |
五、罚金刑执行中的缓刑问题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