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海洋石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前言第11-24页
   ·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第11-18页
     ·海洋石油污染的现状与危害第11-12页
     ·石油在海洋环境中的降解途径及归宿第12-15页
     ·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第15-16页
     ·影响海洋石油烃微生物降解的关键因素第16-17页
     ·生物修复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第17-18页
   ·细菌的鉴定分类第18-22页
     ·脂肪酸分析第19页
     ·醌在细菌分类中的作用第19-20页
     ·DNA 碱基组成(G+C MOL%)分析在分类中的应用第20页
     ·DNA-DNA 相关性第20-21页
     ·RRNA 序列分析第21-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42页
   ·材料第24-30页
   ·基本方法第30-35页
   ·海洋原油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和鉴定第35-37页
     ·培养基第35-36页
     ·原油降解菌的富集、筛选第36页
     ·PCR-DGGE 确定混合菌群中的优势菌第36页
     ·16SRDNA 的鉴定与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6-37页
   ·原油降解细菌新种的分类第37-39页
     ·表型分析第37-38页
     ·细菌叶绿素A 及类胡萝卜素的检测第38页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基因组DNA 中的G+CMOL%含量第38页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细菌中脂肪酸第38-39页
     ·BIOLOG 细菌鉴定法第39页
   ·柴油及原油降解菌群的构建与优化第39-41页
     ·单菌及混合菌群降解能力的测定第39-40页
     ·柴油混合菌群结构变化的监测第40-41页
     ·原油混合菌群在不同底物中的菌群结构变化第41页
   ·户外水池模拟沙滩原油污染修复实验第41-4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2-71页
   ·海洋石油及柴油降解菌的富集、分离和鉴定第42-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讨论第47-48页
   ·两种原油降解菌新种芳烃赤细菌(ERYTHROBACTER AROMATIPHILUS)及厦门玫瑰杆菌(ROSEOBACTER XIAMENGENSIS)的鉴定第48-5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7页
     ·讨论第57-58页
   ·柴油及原油降解菌群的构建第58-66页
     ·结果与分析第58-65页
     ·混合菌群的优化第65页
     ·讨论第65-66页
   ·模拟沙滩原油污染生物修复实验第66-71页
     ·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讨论第69-71页
小结和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企业广告运作决策研究
下一篇:SWAT辅助下的径流模拟与生态恢复水文响应研究--以陇西黄土高原华家岭南河流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