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12页 |
·沼气及其综合利用概述 | 第12-13页 |
·沼气 | 第12-13页 |
·沼气综合利用 | 第13页 |
·沼气生产原理及影响产气量的因素 | 第13-15页 |
·沼气生产原理 | 第13-14页 |
·影响产气量的因素 | 第14-15页 |
·沼气池的基本类型及沼气能源综合利用的主要模式 | 第15-17页 |
·沼气池的基本类型 | 第15-16页 |
·沼气综合利用的主要模式 | 第16-17页 |
·沼气能源研究进展与发展概况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地理环境 | 第19页 |
·气候条件 | 第19页 |
·生物资源 | 第19页 |
·经济社会条件 | 第19-20页 |
·沼气能源开发概况 | 第20-21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40页 |
·恩施农村沼气能源开发水平现状及评价 | 第23-26页 |
·生产技术水平 | 第23-25页 |
·投入水平 | 第25-26页 |
·政府引导与后续服务管理水平 | 第26页 |
·恩施州农村沼气能源开发收益水平及评价 | 第26-29页 |
·能源收益 | 第26页 |
·经济收益 | 第26-28页 |
·生态环境收益 | 第28页 |
·社会效益 | 第28-29页 |
·沼气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典型案例分析 | 第29-30页 |
·灯笼坝村概况 | 第29页 |
·模式内容 | 第29-30页 |
·综合效益 | 第30页 |
·恩施农村沼气能源开发与推广的主要障碍 | 第30-32页 |
·观念障碍 | 第30-31页 |
·技术障碍 | 第31页 |
·投入障碍 | 第31页 |
·政府引导与后续服务管理障碍 | 第31-32页 |
·恩施农村沼气能源开发与推广的有利条件 | 第32-34页 |
·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沼气能源资源丰富 | 第32页 |
·已具备较好的技术基础 | 第32-33页 |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 第33页 |
·已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 第33页 |
·有“生态州”建设战略的拉动 | 第33页 |
·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牵引 | 第33-34页 |
·恩施农村沼气能源开发与推广的总体思路、原则与目标 | 第34-35页 |
·总体思路 | 第34页 |
·原则 | 第34页 |
·目标 | 第34-35页 |
·恩施农村沼气能源开发与推广策略 | 第35-40页 |
·观念创新策略 | 第35页 |
·规划创新策略 | 第35-36页 |
·技术创新策略 | 第36-37页 |
·投入机制创新 | 第37页 |
·政府引导创新策略 | 第37-38页 |
·后续服务管理创新策略 | 第38-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