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职业发展理论概述 | 第12-14页 |
| ·职业发展依据的几种现代激励理论简介 | 第12-13页 |
| ·职业发展的内涵及角色定位 | 第13-14页 |
| ·国内外职业发展研究的现状 | 第14-16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研究框架、方法确定 | 第16-18页 |
| 第2章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的契机与现状分析 | 第18-29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 第18-19页 |
| ·企业发展战略构建员工职业发展契机 | 第19-22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 | 第19-20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 第20-21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的契机 | 第21-22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与员工职业发展状况 | 第22-29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 第22-27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 第3章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体系的设计 | 第29-41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理念与设计原则 | 第29-31页 |
| ·涟源钢铁集团公司员工发展的理念 | 第29-30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 第31-33页 |
| ·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定位及主要指标 | 第31-32页 |
| ·帮助员工确立职业发展方向 | 第32页 |
| ·为员工设计良性发展的职业通道 | 第32-33页 |
| ·帮助员工自我实现 | 第33页 |
| ·职业发展推进体系 | 第33-41页 |
| ·职业发展管理的主体及职责划分 | 第33-36页 |
| ·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事项安排及操作步骤 | 第36-38页 |
| ·建立适应员工职业发展的软环境 | 第38-39页 |
| ·职业发展阶段管理 | 第39-41页 |
| 第4章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实施 | 第41-54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岗位管理 | 第41-43页 |
| ·通过工作分析进行岗位设置 | 第41-42页 |
| ·岗位序列与层级设置 | 第42页 |
| ·编制岗位说明书 | 第42-43页 |
| ·岗位竞争管理 | 第43页 |
| ·建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 第43-48页 |
| ·管理通道 | 第44页 |
| ·专业技术通道 | 第44-45页 |
| ·工人技师通道 | 第45-46页 |
| ·职业发展通道的选择和进入 | 第46-47页 |
| ·职业发展通道之间的相互转换 | 第47-48页 |
| ·员工培训管理 | 第48-49页 |
| ·抓好“三高”人才培养 | 第48页 |
| ·开展专题培训和导师带徒活动 | 第48-49页 |
| ·员工薪酬激励管理 | 第49-51页 |
| ·岗位工资 | 第49页 |
| ·员工工资的运行管理 | 第49-51页 |
| ·绩效评价考核 | 第51-52页 |
| ·考核办法 | 第51页 |
| ·绩效考核内容 | 第51-52页 |
|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职业发展成效 | 第52-54页 |
| ·极大地拓展了员工的成长空间 | 第52页 |
| ·员工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 第52页 |
| ·激励与责任使企业与员工成为发展的共同体 | 第52-53页 |
| ·一个学习热潮方兴未艾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目录) | 第57-58页 |
| 附录B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发展白皮书) | 第58-65页 |
| 附录C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意愿表)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