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第一章、教育意义下的对话 | 第7-10页 |
| 一、对话的哲学释义 | 第7-8页 |
| 二、教育中的对话理念 | 第8-10页 |
| 第二章、课堂提问状况的分析 | 第10-18页 |
| 一、当前课堂提问状况的分析 | 第10-14页 |
| 二、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 | 第14-15页 |
| 三、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教学的特点 | 第15-18页 |
| 第三章、提问——浓缩的对话 | 第18-25页 |
| 一、明确发问的目的 | 第18页 |
| 二、把握提问的技术 | 第18-21页 |
| 三、实施对话理念下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 | 第21-25页 |
| 第四章、实施对话理念下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 | 第25-31页 |
|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转变教学价值观,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 第25页 |
| 二、“包含观”的建立,师生关系理论的转变与更新 | 第25-26页 |
| 三、教师自身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注重专业发展 | 第26-27页 |
| 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反思的能力 | 第27页 |
| 五、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应该被提倡和运用 | 第27-28页 |
| 六、对课堂提问后的评价要多元化 | 第28-31页 |
| 结语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附录 | 第34-35页 |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