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弱势群体及其法律保护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第三节 弱势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7页 |
第四节 保护弱势群体的理论依据 | 第17-23页 |
第二章 弱势群体的构成及现状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城镇弱势群体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农民弱势群体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农民工弱势群体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弱势群体的成因及其影响 | 第31-36页 |
第一节 弱势群体成因的一般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弱势群体对我国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法律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最佳选择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法律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治本之策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历史演进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对策 | 第43-53页 |
第一节 重构保护弱势群体的制度体系 | 第43-47页 |
第二节 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创新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机制 | 第48-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