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8页 |
| ·高低温射击环境模拟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 第8-10页 |
|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9页 |
|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9-10页 |
| ·枪械高低温环境下主要试验内容 | 第10-11页 |
| ·高温试验 | 第10-11页 |
| ·低温试验 | 第11页 |
| ·温度控制方法综述 | 第11-14页 |
| ·PID控制 | 第12页 |
| ·神经网络控制 | 第12页 |
| ·模糊控制 | 第12-13页 |
|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结合 | 第13页 |
|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结合 | 第13-14页 |
| ·遗传算法 | 第14页 |
|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三者结合 | 第14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高低温射击环境模拟实验系统设计 | 第14页 |
| ·温度测控机理研究及仿真 | 第14-15页 |
| ·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 第15-16页 |
| 2 高低温射击环境模拟系统设计 | 第16-21页 |
| ·模拟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页 |
| ·高低温试验箱设计 | 第16-18页 |
| ·高低温实验箱的技术参数 | 第17页 |
| ·高低温试验箱的系统设计 | 第17-18页 |
| ·低温系统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复迭式制冷循环的优点 | 第18页 |
| ·系统制冷循环的原理 | 第18-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温度控制的算法研究及仿真 | 第21-44页 |
| ·过程控制的一般理论 | 第21-22页 |
| ·本试验箱温度控制的特点及模型 | 第22页 |
| ·温度控制的算法研究 | 第22-34页 |
| ·常规PID控制 | 第22-24页 |
| ·Smith预估算法 | 第24-26页 |
| ·Dahlin算法 | 第26-28页 |
| ·模糊控制算法 | 第28-34页 |
| ·组合SMITH的模糊控制 | 第34-37页 |
| ·组合Smith的模糊控制原理分析 | 第34-35页 |
| ·仿真研究 | 第35-37页 |
| ·模型参考自适应与组合SMITH的模糊控制 | 第37-43页 |
| ·模型参考自适应与组合Smith的模糊控制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 ·仿真研究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试验箱温度控制硬件设计 | 第44-54页 |
| ·温度控制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及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45-48页 |
|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 | 第45-47页 |
| ·铂电阻精密温度传感器 | 第47-48页 |
| ·温度控制器 | 第48-51页 |
| ·控制器的功能和特点 | 第48页 |
| ·温度控制器(RKC CD901)的数字通讯功能 | 第48-49页 |
| ·温度控制器(RKC CD901)通讯协议 | 第49-51页 |
|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第51-53页 |
| ·选择AD/DA卡的原则 | 第51-52页 |
| ·PCI-9114HG接口卡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5 试验箱温度测控软件设计 | 第54-62页 |
| ·软件设计要求 | 第54页 |
| ·软件的具体设计 | 第54-61页 |
| ·测量部分软件设计 | 第56-57页 |
| ·控制部分软件设计 | 第57-61页 |
| ·测控软件实时性和可靠性分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工作小结 | 第62页 |
| ·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