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副业论文

烟杆基活性炭制备及对低浓度磷化氢吸附净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磷化氢的性质、来源及危害第12-13页
     ·磷化氢的性质及危害第12页
     ·磷化氢的来源第12-13页
   ·磷化氢的处理方法及现状第13-16页
     ·湿法处理现状第13-15页
     ·干法处理现状第15-16页
   ·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第16-21页
     ·制备活性炭的原料第16-17页
     ·物理活化法第17-18页
     ·化学活化法第18-19页
     ·活性炭的应用及改性第19-21页
   ·吸附的基本理论第21-23页
     ·吸附等温方程第21-22页
     ·吸附热基本理论第22-23页
   ·活性炭再生第23-24页
     ·热再生法第23页
     ·化学药品再生法第23页
     ·生物再生法第23-24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及装置第24-30页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24-25页
   ·烟杆基活性炭的制备第25-26页
   ·材料表征分析第26-27页
     ·孔结构分析第26页
     ·表面化学性质分析第26页
     ·微晶结构分析第26页
     ·表面形貌分析第26-27页
     ·得率计算第27页
   ·烟杆基活性炭的改性及PH_3吸附实验第27-29页
     ·改性烟杆基活性炭的制备第27页
     ·烟杆基活性炭吸附PH_3实验第27-29页
     ·烟杆基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29页
   ·活性炭再生实验第29-30页
     ·再生实验仪器及装置第29页
     ·再生方法第29-30页
第四章 炭化温度对活性炭制备及磷化氢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0-40页
   ·炭化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第30-32页
     ·N_2吸附等温线分析第30-31页
     ·孔结构分析第31-32页
     ·孔径分布分析第32页
   ·炭化温度对微晶结构的影响第32-33页
   ·炭化温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第33-35页
   ·炭化温度对炭化得率的影响第35页
   ·炭化温度对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40页
第五章 活化参数对活化过程及磷化氢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0-68页
   ·活化剂种类对活性炭孔结构及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0-48页
     ·活化剂种类对孔结构的影响第40-43页
     ·活化剂种类对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第43-44页
     ·活化剂种类对微晶结构的影响第44页
     ·活化剂种类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第44-46页
     ·活化剂种类对活化得率的影响第46-47页
     ·活化剂种类对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孔结构及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8-56页
     ·活化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第48-51页
     ·活化温度对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第51-52页
     ·活化温度对微晶结构的影响第52页
     ·活化温度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2-54页
     ·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得率的影响第54-55页
     ·活化温度对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活化剂用量对活性炭孔结构及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6-63页
     ·碱炭比对孔结构的影响第56-59页
     ·碱炭比对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第59页
     ·碱炭比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第59-61页
     ·碱炭比对活化得率的影响第61页
     ·碱炭比对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活化机理探讨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8页
第六章 烟杆基活性炭的再生及磷化氢吸附热力学研究第68-76页
   ·活性炭再生第68-71页
     ·再生气氛筛选第68-69页
     ·再生温度筛选第69页
     ·再生时间筛选第69-70页
     ·再生次数影响第70-71页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第71-72页
   ·吸附热的计算第72-74页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第72-73页
     ·等量吸附热的计算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第76-80页
   ·总结第76-78页
     ·炭化温度对烟杆基活性炭制备及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76页
       ·活化参数对活化过程及PH_3吸附性能的影响第76-78页
       ·活性炭再生及吸附热力学研究第78页
   ·建议第78-80页
致谢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附录A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89页
附录B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锌窑渣干燥尾气减排及余热回收利用研究
下一篇:锰—铁催化剂低温催化氧化NO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