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

复健片促进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康复的泛脑调控机制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理论研究第11-35页
 第一节 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康复机制第11-18页
  一、组织水平第11-14页
   (一) 区域功能的重建代偿第11-12页
   (二) 慢性半暗带的恢复第12-13页
   (三) 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解除第13-14页
  二、细胞水平第14-15页
   (一) 神经发生第14页
   (二) 轴突发芽第14-15页
   (三) 潜在突触的激活第15页
  三、分子生化水平第15-18页
   (一) 神经营养因子(NTF)第15-17页
   (二) 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第17-18页
 第二节 泛脑网络学说是脑功能认识的深化第18-21页
 第三节 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是泛脑网络功能的主要细胞学基础第21-25页
 第四节 缺血性卒中的中医治疗应重视滋补肝肾第25-35页
  一、肝肾阴亏是缺血性卒中的基本病因病机第25-29页
   (一) 肝肾阴亏是中风病高发人群的体质特点第25-27页
   (二) 肝肾阴亏贯穿中风病整个发病过程第27-29页
  二、复健片体现了中风病滋补肝肾的特色第29-31页
  三、复健片现代药理研究第31-35页
   (一) 复健片组方单药药理研究第31-33页
   (二) 复健片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第33-35页
第二章 复健片促进缺血性卒中神经康复的N-A-Ec 调控机制实验研究第35-62页
 第一节 实验基本情况第36-38页
  一、实验动物第36页
  二、动物分组第36页
  三、实验仪器第36-37页
  四、实验试剂第37页
  五、用药方法第37页
  六、标本制备第37页
  七、统计学方法第37-38页
 第二节 缺血性卒中模型的制备第38-40页
  一、实验材料第38页
   (一) 实验动物第38页
   (二) 实验仪器第38页
   (三)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38页
  二、模型的制备及评价方法第38-39页
   (一) 大鼠MCAO 模型的制备第38-39页
   (二) 评价方法第39页
  三、小结第39-40页
 第三节 复健片对神经行为评分及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影响第40-42页
  一、实验器材第40页
  二、实验方法第40-41页
   (一) 神经行为评分法第40页
   (二) 术前走横木训练第40-41页
   (三) 梗塞侧额叶皮质rCBF 测定第41页
  三、实验结果第41-42页
  四、小结第42页
 第四节 复健片对神经元GAP-43、SYN 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2-44页
  一、实验方法第42-43页
  二、图像分析方法第43页
  三、实验结果第43-44页
  四、小结第44页
 第五节 复健片MCAO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GFAP、P4502C11mRNA 表达的影响第44-49页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4-48页
  二、实验结果第48-49页
  三、小结第49页
 第六节 复健片对血管内皮细胞ET-1、ecNOS、P-gp mRNA 表达的影响第49-53页
  一、实验方法第49-51页
  二、图像分析方法第51页
  三、实验结果第51-52页
  四、小结第52-53页
 第七节 讨论第53-62页
  一、复健片促进MCAO 大鼠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第53-54页
  二、复健片对N-A-Ec 的调控作用第54-62页
   (一) 复健片对神经元轴突再生和突触活性的调控作用第54-56页
   (二) 复健片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调控作用第56-59页
   (三) 复健片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第59-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录第71-85页
致谢第85-86页
详细摘要第86-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智能理论视野内的写作教学
下一篇:基于Ontology的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