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人口地理学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

第一章 导言第1-3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我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第18-22页
  1.毛泽东时代:平均主义和国家防卫第19-20页
  2.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气象:效率优先与国门开放第20-22页
 第二节 研究人口迁移的一般意义第22-24页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与评价第24-29页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的简要回顾第24-28页
  2.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研究评述第28-29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9-33页
  1.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第29-30页
  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0-32页
  3.研究创新第32-33页
第二章 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理论综述第33-66页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概念、划分原则与理论研究意义第33-44页
  1.人口迁移的概念第33-34页
  2.人口迁移的划分原则:区域原则和时间原则第34-37页
  3.人口迁移的区域分级体系第37-39页
  4.人口迁移研究的学科特点第39-43页
  5.研究区域人口迁移的地理学意义第43-44页
 第二节 区域人口迁移的常用指标及其理论体系第44-54页
  1.区域人口迁出率和迁入率及其相关关系第44-48页
  2.区域人口迁移常见的其他分析指标第48-50页
  3.区域迁移人口的年龄与性别特征第50-54页
 第三节 区域人口迁移的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第54-60页
 第四节 区域发展与增长极理论第60-66页
  1.区域的涵义第60-61页
  2.区域发展理论第61-63页
  3.增长极理论第63-66页
第三章 区域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与理论分析第66-86页
 第一节 外部机制——区域差异第66-78页
  1.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第66-69页
  2.区域人文条件的差异第69-75页
  3.区域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第75-78页
 第二节 内在机制——个体差异第78-81页
 第三节 人口迁移过程的概念性总结第81-86页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时空分析第86-131页
 第一节 我国省际迁移与区域发展:基于四普和五普数据的比较第86-103页
  1.区域发展与人口迁移理论第87-88页
  2.社会主义期间和社会转轨期间的中国人口迁移第88-89页
  3.中国的人口迁移数据第89-91页
  4.省际人口迁移与人口再分布第91-94页
  5.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第94-100页
  6.省际人口迁移影响因素之定量分析第100-103页
 第二节 我国区域迁移人口分布特点及空间极化格局的形成第103-116页
  1.迁移量、迁移率的变动及其空间分布特点第103-109页
  2.人口迁移与迁移距离第109-110页
  3.流向选择与人口迁移圈第110-113页
  4.迁入迁出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第113-115页
  5.区际人口迁移空间极化格局的形成第115-116页
 第三节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基于五普县际及县内迁移的分析第116-131页
  1.2000年人口普查迁移数据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第117-118页
  2.持续增长的流动人口:模式和趋势第118-123页
  3.流动人口的迁入地和迁出地分析第123-125页
  4.流动人口总量的区域分布与集中趋势第125-126页
  5.迁移原因分析第126-131页
第五章 区域人口迁移与分布的空间特征分析第131-156页
 第一节 人口迁移与分布的空间分析过程第131-141页
  1.空间分析在人口学中的总体框架第133-137页
  2.人口研究中进行空间分析的数据要求以及面临的问题第137-141页
 第二节 人口空间分析常用指标第141-146页
 第三节 我国人口分布及迁移状况的宏观空间特征分析第146-156页
  1.我国人口分布概况的基本特征第146-149页
  2.我国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关系的定量分析第149-151页
  3.我国人口分布重心及其移动轨迹第151-156页
第六章 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热点区域的空间特征分析第156-184页
 第一节 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态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156-166页
  1.线性要素空间分析方法概述第156-158页
  2.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态势与影响因素分析第158-166页
 第二节 近年来北京市人口郊区化趋势的空间分析第166-174页
  1.点要素空间分析方法概述第167-168页
  2.北京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及其原因分析第168-171页
  3.北京市人口分布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分析第171-174页
 第三节 世纪初上海市人口郊区化动态变化研究第174-184页
  1.面要素空间分析方法综述(空间自相关统计)第175-178页
  2.上海市近年来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化趋势第178-184页
第七章 论文重要结论第184-189页
附录第189-233页
参考文献第233-240页
后记第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合微反应器催化氧化脱硫研究
下一篇:高温对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骨架蛋白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