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各类钢结构论文--型钢结构论文

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第一章 绪论第1-18页
   ·火灾的危害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本文的内容第15页
 参考文献第15-18页
第二章 高温下结构钢的材料特性第18-28页
   ·高温下结构钢的热物理性能第18-20页
     ·钢的热传导系数λ_s第18页
     ·钢的比热c_s第18-19页
     ·热膨胀系数α_s第19-20页
     ·钢的密度第20页
   ·高温下结构钢的力学性能第20-27页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第20-21页
     ·泊桑比第21-23页
     ·等效屈服强度第23-26页
     ·初始弹性模量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8页
第三章 H型截面钢梁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28-43页
   ·引言第28页
   ·加温系统简介第28-29页
   ·试验方案第29-33页
     ·试件设计第29-31页
     ·测试装置第31-33页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3-40页
     ·试验宏观现象第33-34页
     ·温度场分布第34-35页
     ·变形第35-36页
     ·连接的影响第36-38页
     ·固定端的影响第38-39页
     ·轴向约束的影响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第四章 H型截面钢柱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43-55页
   ·引言第43页
   ·加温系统简介第43-44页
   ·试验方案第44-46页
     ·试件设计第44页
     ·测试装置第44-46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试验宏观现象第46-47页
     ·温度分析第47-48页
     ·变形第48-50页
     ·外加荷载大小、边界条件对钢柱抗火性能的影响第50页
     ·限制轴向变形对钢柱抗火性能的影响第50-52页
     ·二次受火对钢柱抗火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第五章 H型截面钢框架节点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55-70页
   ·引言第55页
   ·加温系统简介第55-56页
   ·试验方案第56-59页
     ·试件设计第56-58页
     ·测试装置第58-59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9-68页
     ·试验宏观现象第60-64页
     ·加劲肋对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连接方式对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第65-66页
     ·端板厚度对端板连接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第66-67页
     ·边、中节点抗火性能的对比第67-68页
   ·小结第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第六章 单层单跨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70-90页
   ·引言第70页
   ·加温系统简介第70页
   ·单层单跨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70-87页
     ·试验方案第70-74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4-87页
   ·小结第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七章 双层双跨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90-112页
   ·引言第90页
   ·加温系统简介第90页
   ·双层双跨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第90-111页
     ·试验方案第90-93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93-111页
   ·小结第111-112页
第八章 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112-142页
   ·引言第112页
   ·几何非线性问题(有限变形理论)的基本方程第112-122页
     ·大变形条件下的应变和应力的度量第112-117页
     ·几何非线性问题的表达格式第117-122页
   ·平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分析第122-135页
     ·基本假定第122页
     ·平面杆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刚度方程第122-127页
     ·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第127-132页
     ·坐标变换第132页
     ·非线性求解过程第132-135页
   ·半刚性连接平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有限元分析第135-138页
     ·半刚性连接的类型、特性和模型第135-136页
     ·半刚性连接平面杆单元的刚度方程第136-138页
   ·结果对比第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2页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第142-145页
   ·结论第142-144页
   ·展望第144-145页
附录1第145-146页
附录2第146-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7-14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第14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课题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性别”理论的中西两地视野
下一篇:都市休闲空间的整合与调控研究--以上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