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4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释题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框架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工作框架 | 第12-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2 原始社会时期西安城市地域人居点分布结构分析 | 第14-24页 |
·关中地形地貌演化与概况 | 第14-17页 |
·旧石器时代人居点分布结构分析 | 第17-19页 |
·旧石器时代人类发展进程 | 第17页 |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结构分析 | 第17-19页 |
·新石器时代人居点分布结构分析 | 第19-23页 |
·新石器时代自然社会概况 | 第19-20页 |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分布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分布结构分析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周时期西安城市地域人居分布结构分析 | 第24-29页 |
·周代历史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周时期关中自然环境变迁 | 第25-26页 |
·先周时期文化遗址分布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西周时期文化遗址分布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秦时期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分析 | 第29-42页 |
·秦代历史、自然、社会发展概况 | 第29-30页 |
·秦咸阳选址及用地构成分析 | 第30-34页 |
·秦咸阳选址分析 | 第30-34页 |
·秦咸阳用地构成分析 | 第34页 |
·秦都宫苑分布结构分析 | 第34-37页 |
·秦都陵墓分布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秦都道路分布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秦都城县分布结构分析 | 第39页 |
·秦都农业用地分布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5 汉魏两晋北朝时期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分析 | 第42-56页 |
·汉代历史、自然、社会发展概况 | 第42-43页 |
·西汉长安地域结构分析 | 第43-52页 |
·西汉长安城市选址及用地构成分析 | 第43-46页 |
·西汉长安苑囿宫观分布结构分析 | 第46-48页 |
·西汉长安陵墓分布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西汉长安道路分布结构分析 | 第50页 |
·西汉长安城县分布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西汉长安农业用地分布结构分析 | 第51-52页 |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安城市地域环境概况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6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分析 | 第56-75页 |
·隋唐历史发展概况 | 第56页 |
·隋唐长安城市选址及用地构成分析 | 第56-64页 |
·隋唐长安城选址分析 | 第56-59页 |
·唐长安城用地构成分析 | 第59-64页 |
·唐长安城郊园林分布结构分析 | 第64-70页 |
·唐长安园林历史发展及空间分布特征 | 第64-67页 |
·唐长安城四郊园林分布结构分析 | 第67-70页 |
·唐长安陵墓分布结构分析 | 第70-72页 |
·陵墓分布结构状况 | 第70-71页 |
·陵墓分布结构形成的原因 | 第71-72页 |
·唐长安道路城县分布结构分析 | 第72-73页 |
·道路分布结构分析 | 第72页 |
·城县分布结构分析 | 第72-73页 |
·唐长安农业用地分布结构分析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7 五代至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分析 | 第75-84页 |
·五代至明清时期历史背景及建设概况 | 第75-76页 |
·五代至明清时期历史、自然变化与城市结构演化概述 | 第76-82页 |
·关中国都地位丧失的原因分析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8 近现代西安城市地域结构分析 | 第84-92页 |
·近现代古都西安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 第84-85页 |
·民国时期西安城市结构、形态演化分析 | 第85-86页 |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城市结构、形态演化分析 | 第86-90页 |
·新的社会架构之下的城市发展特征 | 第86-87页 |
·现代西安城市结构、形态演化分析 | 第87-90页 |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城市地域道路城镇空间分布结构变化 | 第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9 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征分析 | 第92-110页 |
·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特性分析 | 第92-94页 |
·渭河以南是西安城市地域及整个关中地区历史文化演化的主要舞台 | 第92页 |
·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的完整性 | 第92页 |
·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的连续性 | 第92-93页 |
·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的叠压性 | 第93页 |
·城市地域结构演化的错位性 | 第93-94页 |
·西安城市地域核心人居单元演化特征及规律分析 | 第94-99页 |
·西安城市地域核心人居单元形态演化特征分析 | 第94-95页 |
·西安城市地域核心人居单元分布演化规律分析 | 第95-97页 |
·西安城市地域核心人居单元功能用地构成演化特征分析 | 第97-99页 |
·西安城市地域其它结构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 第99-108页 |
·西安城市地域道路城镇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第99-100页 |
·西安城市地域农业用地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第100-102页 |
·西安城市地域园林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第102-104页 |
·西安城市地域陵墓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第104-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10 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未来演化构想 | 第110-121页 |
·西安城市地域宏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发展区划 | 第110-112页 |
·西安城市地域渭河以南地区的结构定位 | 第110页 |
·古都区域渭河以北地区的结构定位和新城选址 | 第110-112页 |
·关中地区东部城镇、道路宏观空间结构构想 | 第112页 |
·历史环境保护区历史文化宏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展示 | 第112-117页 |
·历史环境保护区宏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展示原则 | 第113-114页 |
·历史环境保护区宏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展示区划 | 第114-115页 |
·对秦、汉、唐三代国都展示风韵的定位 | 第115-117页 |
·唐长安城地区历史文化宏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展示构想 | 第117-120页 |
·唐长安城地区发展定位与指导思想 | 第117-118页 |
·唐长安城地区宏观空间结构保护与展示构想 | 第118-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11 结语 | 第121-124页 |
致谢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图录 | 第128-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