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公路沿线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研究--以昆石公路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公路沿线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总体设计流程 | 第15-17页 |
2 研究区背景、研究资料和软硬件准备 | 第17-24页 |
·研究区背景 | 第17-22页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生态环境概括 | 第17-21页 |
·社会经济背景 | 第21-22页 |
·研究区的研究基础 | 第22页 |
·研究资料 | 第22-23页 |
·卫星遥感资料 | 第22页 |
·GPS实地调查数据 | 第22-23页 |
·其他资料 | 第23页 |
·实验环境 | 第23-24页 |
3 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 | 第24-28页 |
·系统数据库的意义 | 第24页 |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24-28页 |
·数据库结构 | 第24-26页 |
·系统子数据库 | 第26-28页 |
4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28-40页 |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28-32页 |
·遥感资料基本信息 | 第28页 |
·辐射校正 | 第28-29页 |
·几何校正 | 第29-30页 |
·影像配准 | 第30-31页 |
·预处理技术流程 | 第31-32页 |
·图像光谱信息特征统计分析 | 第32-37页 |
·TM/ETM+波谱特征 | 第33页 |
·图像信息量分析 | 第33-34页 |
·波段相关性分析 | 第34-36页 |
·最佳波段组合选择 | 第36-37页 |
·图像融合 | 第37-40页 |
·基本概念 | 第37页 |
·图像融合方法 | 第37-38页 |
·图像融合技术流程 | 第38-40页 |
5 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监测 | 第40-71页 |
·图像分类概述 | 第40-48页 |
·图像分类的方法 | 第40-45页 |
·分类精度评定指标 | 第45-46页 |
·分类精度评估方法 | 第46页 |
·分类精度改进措施 | 第46-47页 |
·遥感分类的后处理 | 第47-48页 |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概述 | 第48-56页 |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现状 | 第48-49页 |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目标 | 第49页 |
·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遥感监测技术 | 第50-56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提取 | 第56-64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体系 | 第56-57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信息提取 | 第57-63页 |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因素分析 | 第63-64页 |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遥感动态监测 | 第64-71页 |
·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概述 | 第64-66页 |
·植被指数的提取 | 第66-67页 |
·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宏观监测 | 第67-70页 |
·植被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70-71页 |
6 研究区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71-77页 |
·自然驱动力 | 第71页 |
·社会经济驱动力 | 第71-7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4-77页 |
7 主要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