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污水处理监控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2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 课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监控系统方案论证 | 第14-21页 |
2.1 污水处理系统 | 第14-15页 |
2.2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21页 |
2.2.1 监控系统方案的选择 | 第15-17页 |
2.2.2 监控系统的结构 | 第17-18页 |
2.2.3 设计任务及关键问题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1-34页 |
3.1 模拟量测量系统 | 第21-23页 |
3.1.1 PH值的监测 | 第21-22页 |
3.1.2 DO的监测 | 第22页 |
3.1.3 COD的监测 | 第22-23页 |
3.2 模拟量输入通道设计 | 第23-28页 |
3.2.1 信号预处理 | 第24-25页 |
3.2.2 多路模拟开关 | 第25页 |
3.2.3 前置放大器 | 第25-26页 |
3.2.4 采样保持器 | 第26页 |
3.2.S A/D转换及接口 | 第26-27页 |
3.2.6 A/D转换通道的隔离 | 第27-28页 |
3.3 基于故障诊断和数据融合的模拟量智能检测 | 第28-34页 |
3.3.1 测试装置的三模冗余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3.3.2 三模冗余系统在线故障诊断 | 第29-30页 |
3.3.3 三模冗余系统的数据融合 | 第30-34页 |
第四章 模拟量的串行通信及数据管理 | 第34-49页 |
4.1 数据通信总体设计 | 第34-38页 |
4.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 第34页 |
4.1.2 数据的串行通信 | 第34-35页 |
4.1.3 模拟量串行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第35-36页 |
4.1.4 接口标准及信号转换 | 第36页 |
4.1.5 通信协议 | 第36-38页 |
4.2 下位单片机系统的通信 | 第38-42页 |
4.2.1 通信硬件设计 | 第38-40页 |
4.2.2 单片机的通信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4.3 上位机系统的通信设计 | 第42-46页 |
4.3.1 通信接口及扩展 | 第42-43页 |
4.3.2 上位机通信程序设计 | 第43-46页 |
4.4 数据库 | 第46-49页 |
4.4.1 数据库简介 | 第46-47页 |
4.4.2 动态数据库的设计过程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上位机系统的监控软件开发 | 第49-57页 |
5.1 监控软件总体设计 | 第49-50页 |
5.2 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 | 第50-55页 |
5.2.1 人机界面的主控面板 | 第50-51页 |
5.2.2 基于 LabVIEW的动态显示界面 | 第51-55页 |
5.2.2.1 动态显示界面设计 | 第51-53页 |
5.2.2.2 LabVIEW和 Access数据库的连接 | 第53-55页 |
5.3 基于 MatLab的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个人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