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EPON网络现状 | 第12-13页 |
·EPON网络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论文组织及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2章 EPON网络技术研究 | 第15-32页 |
·EPON网络构成 | 第15-16页 |
·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下行广播方式 | 第16-17页 |
·上行TDMA方式 | 第17页 |
·EPON数据传输机制 | 第17-18页 |
·EPON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8-27页 |
·突发模式光收发器技术 | 第18-19页 |
·MPCP控制帧 | 第19-23页 |
·测距 | 第23-24页 |
·动态带宽分配(DBA)机制 | 第24页 |
·下行数据的安全性 | 第24-25页 |
·QoS处理 | 第25页 |
·TDM over EPON技术 | 第25-26页 |
·EPON的OAM功能 | 第26-27页 |
·PON技术的特点 | 第27-29页 |
·技术比较(PON vs MC) | 第27-28页 |
·PON的接入方式优缺点 | 第28-29页 |
·线路划分 | 第29-32页 |
·光纤终端子系统 | 第29页 |
·引入光缆子系统 | 第29-30页 |
·配线光缆子系统 | 第30页 |
·馈线光缆子系统 | 第30-31页 |
·中心机房子系统 | 第31-32页 |
第3章 FTTX技术简介 | 第32-36页 |
·光纤接入及FTTH的概念 | 第32页 |
·FTTH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 第32-33页 |
·FTTH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33-34页 |
·宽带光接入及FTTH的主要实现技术 | 第34-36页 |
第4章 PON的部署策略 | 第36-50页 |
·OLT的部署策略 | 第36-39页 |
·OLT的分类 | 第36页 |
·单个PON口的接入用户计算 | 第36-37页 |
·分光比的选择 | 第37页 |
·OLT部署原则 | 第37-38页 |
·OLT接入距离 | 第38页 |
·OLT的上行 | 第38-39页 |
·ONU的部署策略 | 第39-42页 |
·ONU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分类 | 第39页 |
·ONU形态的选择 | 第39-40页 |
·ONU部署原则 | 第40页 |
·ONU下行端口的种类和数量 | 第40-42页 |
·ONU供电和接地 | 第42页 |
·ODN的部署策略 | 第42-43页 |
·组网原则 | 第43-48页 |
·业务接入方案 | 第43页 |
·普通上网业务 | 第43页 |
·MPLS VPN业务 | 第43-44页 |
·网络视讯业务 | 第44页 |
·VOIP业务 | 第44-45页 |
·VLAN划分原则 | 第45-46页 |
·IP地址规划 | 第46-48页 |
·QoS策略 | 第48页 |
·机房建设要求 | 第48-50页 |
第5章 南京电信EPON网络规划设计 | 第50-61页 |
·业务解决方案和建设模式 | 第50页 |
·区域 | 第50-52页 |
·2011年江宁东山利民新村等FTTH改造光缆线路工程 | 第52-61页 |
·概述 | 第52-55页 |
·设计方案及主要工程量 | 第55-57页 |
·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 第57-59页 |
·光缆施工技术要求 | 第59-60页 |
·施工验收标准及其它问题 | 第60-61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