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21页 |
一、非正规就业研究的起源 | 第7-14页 |
(一) 非正规就业在国外的发展 | 第7-9页 |
(二) 非正规就业在中国的发展 | 第9-14页 |
二、非正规就业研究的意义 | 第14-1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5-1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第一章 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 第21-33页 |
一、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和功能 | 第21-27页 |
(一) 有关非正规就业的几个概念 | 第21-24页 |
(二) 非正规就业的功能 | 第24-27页 |
二、主要理论模式 | 第27-31页 |
(一) 贫困就业理论 | 第27-28页 |
(二) 非正规经济理论 | 第28-29页 |
(三) 二元经济理论 | 第29-30页 |
(四)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30-31页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1页 |
(二)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无锡市就业状况概述 | 第33-43页 |
一、无锡市正规就业状况 | 第33-34页 |
二、无锡市非正规就业的三个阶段 | 第34-38页 |
(一) 第一阶段:个私经济急剧发展时期 | 第34-35页 |
(二) 第二阶段:民工潮阶段 | 第35-36页 |
(三) 第三阶段:国有企业大量改制阶段 | 第36-38页 |
三、无锡市非正规就业数量分析 | 第38-43页 |
(一) 无锡市非正规就业人数测算 | 第38-41页 |
(二) 无锡市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数量分析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无锡市发展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第43-51页 |
一、无锡市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一) 非正规就业规模发展缓慢 | 第43-44页 |
(二) 非正规就业者权益缺乏保障 | 第44-45页 |
(三) 税收管理不完善 | 第45页 |
二、阻碍无锡市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原因分析 | 第45-51页 |
(一) 下岗职工心理预期仍然偏高 | 第45-47页 |
(二) 非正规就业主体缺乏就业优势 | 第47页 |
(三) 非正规就业资金扶持不力 | 第47-48页 |
(四) 非正规从业者的权益欠缺保障 | 第48-49页 |
(五) 非正规就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 第49页 |
(六) 管理不正规,从业范围限制过严 | 第49-51页 |
第四章 无锡市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 | 第51-62页 |
一、无锡市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总体思路 | 第51-53页 |
(一) 以三重涵义看待非正规就业的拓展 | 第52页 |
(二) 以多重思路构建非正规就业的支持体系 | 第52页 |
(三) 推进域内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 | 第52-53页 |
二、促进无锡市非正规就业发展的一般对策 | 第53-56页 |
(一) 扶持处于弱势地位的非正规就业者 | 第53-54页 |
(二) 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的规范性管理 | 第54-56页 |
三、促进无锡市非正规劳动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6-62页 |
(一) 积极贯彻落实有关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的各项政策 | 第57-58页 |
(二) 政府应加大对非正规就业的资助 | 第58页 |
(三) 建立非正规就业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 第58-59页 |
(四) 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就业、创业培训,降低失业的个别风险 | 第59页 |
(五) 实施与非正规就业相适应的正规化和制度化管理 | 第59-60页 |
(六) 促进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建立,对组织实行优惠政策和规范管理 | 第60页 |
(七) 政府应引导建立非正规就业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 | 第60页 |
(八) 引导制订行业标准、建立行业同盟,促进规范非正规就业的市场秩序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