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以银行法为中心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4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基础理论第14-20页
 一、 核心概念的辨析第14-15页
  (一) 信息披露第14页
  (二)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第14-15页
 二、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经济学依据第15-17页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5-16页
  (二) 管制市场理论第16-17页
 三、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法学依据第17-20页
  (一) 实质正义第17-18页
  (二) 知情权第18-20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研究第20-29页
 一、 巴塞尔委员会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第20-23页
  (一) 巴塞尔委员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分析第20-22页
  (二) 巴塞尔委员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2-23页
 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第23-29页
  (一) 美国第23-25页
  (二) 德国第25页
  (三) 中国香港第25-27页
  (四)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沿革与现状第29-43页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沿革第29-31页
  (一) 探索阶段第29页
  (二) 初步建立阶段第29-30页
  (三) 逐步发展阶段第30页
  (四) 进一步完善阶段第30-31页
 二、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框架第31-37页
  (一) 信息披露的监管主体第31-32页
  (二) 信息披露的实体内容第32-33页
  (三) 信息披露的程序性内容第33-35页
  (四) 法律责任第35-37页
 三、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不足第37-43页
  (一) 立法层级偏低第37-38页
  (二) 信息披露的实体内容的不足第38-40页
  (三) 信息披露的程序性规定不够明确第40-41页
  (四) 信息披露法律责任机制存在缺陷第41-43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思考第43-49页
 一、 健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规范体系第43-45页
  (一) 提高立法层级第43-44页
  (二) 完善信息披露实体内容第44页
  (三) 明确信息披露程序性规定第44页
  (四) 改进责任追究机制第44-45页
 二、 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约束第45-46页
  (一) 注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第45-46页
  (二)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第46页
 三、 实现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第46-47页
  (一) 构建高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第46-47页
  (二) 强化银行监管的再监督机制第47页
 四、 构建信息披露的外部保障机制第47-49页
  (一) 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服务功能第47-48页
  (二) 推进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行业的增值税立法改革研究--以消费型增值税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