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热式流量计的开发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 ·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发展水平综述 | 第10-20页 |
| ·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发动机进气流量的测量及其测量仪表 | 第11-20页 |
| ·我国电控技术及空气质量流量计应用现状 | 第20页 |
| ·本文的主要任务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热式流量计的标定 | 第22-38页 |
| ·微桥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工作特性概述 | 第22-24页 |
| ·微桥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技术指标 | 第22-23页 |
| ·微桥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23-24页 |
| ·微桥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优点 | 第24页 |
| ·热式流量计的标定方法概述 | 第24-27页 |
| ·标准音速文丘利喷嘴校验装置 | 第25-26页 |
| ·标准流量计法 | 第26页 |
| ·标准流量装置法 | 第26-27页 |
| ·微桥式热式流量计输出特性的标定试验 | 第27-34页 |
| ·试验装置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 第27-29页 |
| ·试验步骤 | 第29-30页 |
| ·标定试验数据 | 第30-32页 |
|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 第32-34页 |
| ·微桥热式流量计温度特性的校核试验 | 第34-36页 |
| ·不同温度下测得的试验数据 | 第34-35页 |
| ·数据处理及温度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分流量热式流量计的设计 | 第38-56页 |
| ·分流量热式流量计结构的最初构想 | 第38-39页 |
| ·分流量热式流量计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39-40页 |
| ·节流装置的设计 | 第40-44页 |
| ·孔板节流装置的设计标准 | 第40-42页 |
| ·标准节流孔板开孔直径的确定 | 第42-44页 |
| ·本文节流装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4页 |
| ·Ⅰ型分流量热式流量计的设计 | 第44-50页 |
| ·主要已知条件 | 第44-45页 |
| ·Ⅰ型节流装置开孔直径的计算 | 第45-46页 |
| ·Ⅰ型节流装置的结构尺寸 | 第46页 |
| ·Ⅰ型分流量热式流量计的设计结构 | 第46-47页 |
| ·Ⅰ型流量计验证试验 | 第47-50页 |
| ·Ⅱ型流量计的设计 | 第50-54页 |
| ·单缸发动机进气流量范围的确定 | 第51页 |
| ·Ⅱ型分流量热式流量计设计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发动机进气流量测量 | 第56-64页 |
| ·内燃机进气流动特性概述 | 第56页 |
| ·分流量热式流量计的波形监测 | 第56-59页 |
| ·脉动气流流量测量方法 | 第59-63页 |
| ·硬件控制方案 | 第59-60页 |
| ·软件编程控制方案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课题工作总结 | 第64-66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4页 |
| ·本文设计模型存在的缺陷 | 第64-65页 |
| ·以后课题研究的重点 | 第65-66页 |
| 附录 空气的物性参数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