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植物病原卵菌和真菌效应蛋白转运机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5页
   ·植物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第14-15页
   ·植物病原菌效应基因第15-16页
   ·真核植物病原菌效应基因第16-30页
     ·植物病原真菌效应基因第17-22页
     ·植物病原卵菌 RXLR 效应基因第22-26页
     ·卵菌 crn 效应基因第26-27页
     ·卵菌 RXLR 效应基因表达模式及其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第27-28页
     ·卵菌 RXLR 效应基因预测与进化分析第28-29页
     ·利用效益基因辅助鉴定植物抗病基因第29-30页
   ·效应蛋白与抗病蛋白的识别机制第30-31页
   ·植物病原真菌、卵菌效应蛋白转运机制研究概况第31-33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33-35页
第二章 大豆疫霉菌 RXLR效应蛋白功能分析第35-50页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5-36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菌种和质粒第35-36页
     ·生化试剂第36页
   ·试验方法第36-42页
     ·菌种培养与收集第36页
     ·大豆培养与接菌方法第36页
     ·大豆疫霉 Avh 基因克隆与序列比对第36-38页
     ·侵染过程中三个 Avh 基因表达分析第38-40页
     ·粒子轰击瞬时转化 Avh 基因第40-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大豆疫霉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42-43页
     ·大豆疫霉菌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第43-47页
     ·大豆疫霉菌 Avh 基因功能分析第47-48页
   ·讨论第48-50页
第三章 植物病原真菌效应蛋白转运机制研究第50-72页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51页
     ·植物材料第51页
     ·菌种和质粒第51页
     ·生化试剂第51页
   ·试验方法第51-55页
     ·大豆培养第51页
     ·载体构建第51-52页
     ·大豆疫霉菌 Avr1b 突变体转运分析第52页
     ·效应蛋白氮端融合 GFP 原核表达第52-53页
     ·His 标签蛋白提取、纯化与电泳检测第53-54页
     ·大豆根尖蛋白吸收试验与显微观察第54页
     ·磷脂分子膜结合试验第54-55页
   ·结果与分析第55-69页
     ·RXLR 基序突变分析第55-58页
     ·真菌效应蛋白氮端序列转运功能分析第58-64页
     ·真菌效应蛋白 RXLR 近似基序携带 GFP 进入大豆根尖细胞第64页
     ·磷脂分子特异结合真菌效应蛋白 RXLR 近似基序第64-69页
   ·讨论第69-72页
第四章 小麦条锈菌分泌蛋白 PS87 转运机制及功能分析第72-91页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72-73页
     ·植物材料第72页
     ·菌种和质粒第72-73页
     ·生化试剂第73页
   ·试验方法第73-76页
     ·病菌和植物培养第73页
     ·载体构建第73-74页
     ·RNA 提取第74页
     ·RT-PCR第74页
     ·信号肽功能测试第74页
     ·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表达第74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效应蛋白原核表达第74-75页
     ·大豆根尖蛋白质吸收试验与显微观察第75页
     ·磷脂分子结合试验第75-76页
     ·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转化第76页
   ·结果与分析第76-88页
     ·小麦条锈菌 Ps87 蛋白在不同植物病原真菌中高度保守第76页
     ·小麦条锈菌 Ps87 信号肽功能验证第76-77页
     ·Ps87 中 RXLR 近似基序功能分析第77-82页
     ·Ps87 氮端序列携带进入大豆根尖细胞第82-85页
     ·Ps87 保守近似基序结合磷脂酸和 3-磷酸磷脂酰肌醇第85-86页
     ·小麦条锈菌 Ps87 功能分析第86-88页
   ·讨论第88-91页
第五章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4页
附录第104-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作者简介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高原主要树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及提高宿主抗旱性的研究
下一篇: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活性成分研究及抗TMV植物样品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