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化学论文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及腐蚀行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1. 镁合金的特点及应用第8-10页
 2. 传统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第10-12页
   ·化学氧化处理第10页
   ·阳极氧化处理第10-11页
   ·金属涂镀处理第11页
   ·有机物涂敷处理第11-12页
 3. 微弧氧化技术第12-19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第12-13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页
   ·微弧氧化机理第13-14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特点第14-16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应用前景第18-19页
 4. 论文的选题依据第19-20页
 5.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微弧氧化工艺参数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第21-39页
 1. 前言第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3页
   ·实验材料第21-22页
   ·微弧氧化膜制备第22页
   ·微弧氧化膜性能测试第22-2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3-38页
   ·微弧氧化配方的确定第23-26页
   ·微弧氧化现象特征第26-27页
   ·氧化液温度的影响第27-29页
   ·氧化液体积/电极面积比的影响第29-31页
   ·氧化电流密度的影响第31-38页
 4. 本章结论第38-39页
第三章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过程研究第39-60页
 1. 前言第39页
 2. 实验方法第39-40页
   ·厚度测试第39页
   ·表面形貌成分分析第39页
   ·硬度测试第39-40页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0-59页
   ·微弧氧化过程中氧化膜厚度的变化第40-41页
   ·微弧氧化过程中膜层表面形貌的变化第41-43页
   ·膜层的相组成分析第43-45页
   ·膜层的硬度分析第45-46页
   ·膜层在氧化液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第46-51页
   ·膜层在侵蚀液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第51-57页
   ·微弧氧化膜生长过程模型第57-59页
 4. 本章结论第59-60页
第四章 火花放电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第60-70页
 1. 前言第60页
 2. 实验方法第60-62页
   ·试样的制备第60-61页
   ·表面形貌成分分析第61页
   ·表面电位分布第61-6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2-69页
   ·火花放电对槽压的影响第62-63页
   ·火花放电对膜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第63-65页
   ·火花放电对膜层表面元素分布的影响第65-67页
   ·火花放电对膜层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第67-69页
 4. 本章结论第69-70页
第五章 镁合金及微弧氧化试样的腐蚀行为研究第70-93页
 1. 前言第70-71页
 2. 实验方法第7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1-92页
   ·镁合金及微弧氧化试样在 NaCl 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第71-83页
   ·镁合金及微弧氧化试样在 Na_2SO_4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第83-90页
   ·微弧氧化试样的腐蚀机理第90-92页
 4. 本章结论第92-93页
第六章 NaCl 液滴对镁合金及微弧氧化试样的侵蚀研究第93-103页
 1. 前言第93页
 2. 实验方法第93-9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4-102页
   ·表面形貌的变化第94-98页
   ·表面电位的变化第98-100页
   ·腐蚀机理的推测第100-102页
 4. 本章结论第102-103页
第七章 新型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初步研究第103-112页
 1. 前言第103页
 2. 实验方法第103-104页
   ·试样制备第103页
   ·性能检验第103-10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04-111页
   ·击穿电位的比较第104页
   ·膜层的生长速度第104-105页
   ·膜层的表面形貌第105-106页
   ·膜层的相组成第106-107页
   ·膜层表面的电位分布第107-108页
   ·膜层阻抗的比较第108-109页
   ·膜层封闭后耐蚀性比较第109-111页
 4. 本章结论第111-112页
第八章 总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1页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行政确认
下一篇:行政监察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