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阿拉伯古代诗歌批评发展历程及重要批评问题

绪论第1-12页
第一部分 阿拉伯古代诗歌批评的发展历程第12-85页
 第一章 贾希里亚时期的诗歌鉴赏第13-19页
  第一节 贾希里亚时期的诗歌鉴赏活动第13-18页
  第二节 贾希里亚时期诗歌鉴赏的特点第18-19页
 第二章 伊斯兰教初期与倭马亚时期的诗歌批评第19-28页
  第一节 伊斯兰教与诗歌批评第19-21页
   一、伊斯兰教的诞生对诗歌创作、诗歌批评的影响第19-20页
   二、伊斯兰诗歌批评倡导的创作目的第20-21页
  第二节 伊斯兰教初期的诗歌批评第21-23页
   一、正统哈里发与诗歌批评第21-22页
   二、哈桑·本·萨比特的创作观点第22-23页
   三、伊斯兰教初期诗歌批评的特点第23页
  第三节 倭马亚时期的诗歌批评第23-28页
   一、哈里发王宫与诗歌批评第24-25页
   二、希贾兹地区的诗歌批评第25-26页
   三、米尔伯德集市与诗歌批评第26-27页
   四、诗歌批评中的语法派第27页
   五、倭马亚时期诗歌批评的特点第27-28页
 第三章 阿拔斯时期的诗歌批评第28-84页
  第一节 阿拉伯古代诗歌批评繁荣之序曲——承上与启下第30-56页
   一、埃斯麦依与《诗之伟才》第30-33页
   二、伊本·萨莱姆与《诗人等级》第33-41页
    (一) 《诗人等级》第33-34页
    (二) 伊本·萨莱姆的批评观点第34-41页
    (三) 《诗人等级》的意义第41页
   三、伊本·古太白与《诗与诗人》第41-45页
    (一) 《诗与诗人》第41-42页
    (二) 伊本·古太白的批评观点第42-45页
    (三) 《诗与诗人》的意义第45页
   四、伊本·穆阿台兹与《藻饰修辞》第45-49页
    (一) 《藻饰修辞》第45-46页
    (二) 藻饰派诗歌创作的特点第46-48页
    (三) 《藻饰修辞》的意义第48-49页
   五、伊本·塔卜提巴与《诗歌标准》第49-52页
    (一) 对诗的分类第49-50页
    (二) 比喻论第50-51页
    (三) “均衡”与“真实”第51页
    (四) 诗对接受者的影响第51-52页
   六、古岱麦·本·加法尔与《诗歌批评》第52-56页
    (一) 古岱麦的批评观点第52-56页
    (二) 《诗歌批评》的意义第56页
  第二节 阿拉伯古代诗歌批评之繁荣——争流与绽放第56-74页
   一、艾布·泰麦姆与布哈图利之战第56-68页
    (一) 革新与传统第56-58页
    (二) 艾布·泰麦姆与布哈图利第58-59页
    (三) 艾布之战第59-63页
    (四) 苏里与《艾布·泰麦姆传》第63页
    (五) 艾米迪与《对比》第63-68页
   二、穆泰奈比之争与《仲裁》第68-74页
    (一) 穆泰奈比之争第68-71页
    (二) 阿卜杜·阿齐兹·朱尔加尼与《仲裁》第71-74页
  第三节 阿拉伯古代诗歌批评的修辞化——转型与衰落第74-81页
   一、艾布·黑赖利·阿斯卡里与《诗歌与散文》第74-77页
    (一) 对修辞的定义第75-76页
    (二) 章法说第76页
    (三) 创作场合与对象第76-77页
   二、伊本·斯南·哈法吉与《明畅探秘》第77-79页
    (一) 著述目的第77页
    (二) 明畅说第77-78页
    (三) 对尊古贱今批评观点的批评第78页
    (四) 诗歌与散文之优缺点第78-79页
    (五) 创作者的素养第79页
   三、阿卜杜·盖西尔·朱尔加尼与《雄辩之例证》第79-81页
  第四节 马格里布地区的诗歌批评第81-84页
   一、马格里布地区诗歌批评概述第81页
   二、伊本·拉西高与《诗歌创作及诗歌批评之纲要》第81-84页
 第四章 奥斯曼时期的阿拉伯诗歌批评第84-85页
第二部分 阿拉伯古代诗歌批评的若干问题第85-125页
 第一章 阿拉伯古代诗评家对诗的理解第86-95页
  第一节 诗的定义第86-87页
  第二节 诗的分类第87-89页
  第三节 诗的作用第89页
  第四节 诗的结构第89-95页
 第二章 创作论第95-104页
  第一节 先天禀赋与后天素养第95-98页
  第二节 创作的过程与状态第98-100页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说第100-102页
  第四节 情感与创作动机第102-104页
 第三章 抄袭论第104-109页
  第一节 抄袭原则的确定第105-107页
  第二节 对抄袭的分类第107-109页
 第四章 诗道论第109-113页
  第一节 伊本·塔卜提巴的“阿拉伯人的作诗风格”第109-110页
  第二节 艾米迪的“作诗之道”第110-111页
  第三节 阿卜杜·阿齐兹·朱尔加尼的诗道第111页
  第四节 马尔朱格的诗道说第111-113页
 第五章 形式与内容第113-118页
  第一节 形式派第113-115页
  第二节 内容派第115-116页
  第三节 形式内容并重派第116-118页
 第六章 诗歌的评判尺度第118-125页
  第一节 意义标准第118-122页
  第二节 语言标准第122-123页
  第三节 宗教标准第123-125页
结束语第125-128页
参考书目第128-130页
论文阿语概要第130-140页
附录第140-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品房认购书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民事行为无效后果的处置与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