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实验研究 | 第10-14页 |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0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药物 | 第10-11页 |
·造模方法 | 第11页 |
·治疗处理 | 第11-12页 |
·药物组 | 第11页 |
·针刺组 | 第11页 |
·电针组 | 第11-12页 |
·温针组 | 第12页 |
·空白组 | 第12页 |
·模型组 | 第12页 |
·样本的采集与检测 | 第12-14页 |
·膝关节骨样本的取材准备 | 第12-13页 |
·AB染色步骤 | 第13页 |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第13-14页 |
·AB染色和免疫组化指标的判断与测量 | 第14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14-25页 |
·关节面一般情况观察 | 第14页 |
·针刺、电针和温针对软骨基质Ⅱ型胶元及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 第14-17页 |
·各种针法对Ⅱ型胶元表达的影响 | 第14-16页 |
·各种针法对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 第16-17页 |
·针刺、电针和温针对软骨MMP-1和TIMP-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MMP-1/TIMP比值关系的调控作用 | 第17-22页 |
·各种针法对MMP-1表达影响 | 第18-19页 |
·各种针法对TIMP-1表达的影响 | 第19-21页 |
·各种针法对MMP-1/TIMP-1比值的调控 | 第21-22页 |
·针刺、电针和温针对软骨生长因子表达调控的的影响 | 第22-25页 |
·各种针法对IGF-1的影响 | 第22-23页 |
·各种针法对TGF-β_1表达的影响 | 第23-25页 |
4 讨论 | 第25-41页 |
·试验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方法选择 | 第25-28页 |
·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针灸治疗机理研究 | 第28-30页 |
·现代医学研究 | 第28页 |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第28-29页 |
·针灸治疗研究机理探讨 | 第29-30页 |
·实验对照药物作用机理 | 第30-33页 |
·针刺、电针和温针治疗KOA现代机理探讨 | 第33-41页 |
·促进基质合成,合理调节基质分布 | 第33-35页 |
·抑制MMP-1表达,促进TIMP-1升高,合理调节MMP-1/TIMP-1的比例 | 第35-37页 |
·合理调节生长因子的表达 | 第37-41页 |
5 小结 | 第41-42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附篇 综述 | 第52-66页 |
参考文献:(综述) | 第66-70页 |
附图 一般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图片 | 第70-89页 |
声明 | 第89页 |